首页>行书

行书

  • 山谷翰墨香千古:黄庭坚的文艺星河与跌宕人生传奇

    2024-11-22行书草书宋朝艺术类
    一、黄庭坚的生平概述(一)家世背景与童萌时期1. 家世背景黄庭坚出生于书香世家,家族人才辈出。其祖父黄湜在宋仁宗嘉祐二年考中进士,任给事中,被赠通奉大夫、朝散大夫。父亲黄庶也是进士,崇尚杜甫、韩愈,著有《伐檀集》二卷。母亲是建昌望族李东的女儿,通经史、书画。宋朝时,仅双井黄氏一族就有 48 名进士,其中 5 名官至尚书,黄庭坚的家族被誉为“华夏进士第一村”。2. 童萌时期黄庭坚自幼受家学熏陶,五岁读《五经》且能背诵,七岁作《牧童诗》,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才华。八岁时作诗送人»
  • 笔力透木,墨韵传千古:王羲之 “入木三分” 背后的书法故事

    2024-11-22行书草书魏晋南北朝艺术类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 “书圣” 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作品《兰亭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出身魏晋名门琅琊王氏,自幼受家庭书法氛围熏陶,跟随卫夫人学书,后又遍习名家遗迹,博采众长。其一生历经多个官职,在不同任上均展现出对书法的执着追求。太宁三年(325 年)左右,王羲之经叔父王彬、岳父郗鉴荐举,任职秘书郎,得以浏览历代书法真品,为其书法技艺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此后,他担任过临川太守、武昌参军长史、江州刺史等职»
  • (宋)黄庭坚 行书《赠张大同书》长枪大戟般舒展 筋脉尽显 锋芒外露 骨力特健

    2024-11-21行书宋朝艺术类
    《行书赠张大同书》作为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的杰出之作,书于元符三年(1100 年)正月,纸本,大行楷书,45 行 172 字,现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北宋哲宗绍圣四年,新党得势,东坡贬岭南,黄庭坚也因修《神宗实录》被指落 “不实” 之罪,被贬黔南。此时的黄庭坚体衰多病,精神压抑,“心腹中蓠芥,如怀瓦石”。外甥雅州张大同治任将归,因其有意于古文,特来向黄庭坚索书。黄庭坚便以此书相赠,其中蕴含着他对张大同的期望和对古文的热爱。此卷是黄庭坚应外甥张»
  • 颜真卿:忠烈书家的传奇人生与艺术成就

    2024-11-21楷书行书隋唐艺术类
    一、颜真卿的生平与忠烈事迹(一)出身与仕途琅琊颜氏后人,童年坎坷,在母亲和外祖父庇护下长大。颜真卿出生于名门琅琊颜氏,但其童年却充满坎坷。三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殷氏带着他投奔外祖父家。在外祖父的庇护下,颜真卿得以顺利成长,他自幼聪颖,刻苦读书,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25 岁中进士,进入仕途,曾任监察御史、平原太守等职。25 岁的颜真卿考中进士,踏入仕途。他先后担任校书郎、县尉等职务,凭借着清正刚直的作风和卓越的才能,官运亨通,很快被授予监察御史一职。然而,由于他耿直的性格,不依附权奸杨国忠,被排挤出»
  • (唐)柳公权 行书《兰亭诗》(兰亭八柱第四) 笔力遒逸 郁勃顿挫 意态烂漫 干笔、湿墨多韵趣

    2024-11-19行书隋唐艺术类
    一、柳公权与《兰亭诗》的渊源柳公权,唐朝官员、书法家、诗人,出生于士族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诗文教育。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颜真卿、欧阳询之长,自创 “柳体”,以骨力劲健著称。《兰亭诗》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 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人在浙江绍兴兰亭集会时与会者所赋的 37 首诗及诗序。柳公权所书《兰亭诗》,从书法主体风格看,推测应写于唐代。此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宋《宣和书谱》中著录,明代曾刻入《戏鸿堂帖》,后入清乾隆内府,为《兰»
  • (唐)虞世南《临兰亭贴》真迹(兰亭八柱第一) 笔意温润,骨力遒媚

    2024-11-19行书隋唐艺术类
    一、虞世南与兰亭帖的渊源虞世南,字伯施,浙江余姚人,唐朝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在书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 “初唐四大家”。虞世南的书法与王羲之渊源极深。他曾得王羲之七世孙僧智永真传,智永和尚作为王羲之的后人,对王羲之书法的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虞世南拜智永为师,深入研习王羲之书法风格,其书法作品可称是直接魏晋人风韵。虞世南临摹的《兰亭序》被后世广为传颂。此临本笔意温润,骨力遒媚,泯去了点画的锋芒和棱角,给人以一种平和简静的艺术感受。与其他书法»
  • (宋)蔡襄 行书《自书诗卷》笔致飘逸流畅 点画婉转精美

    2024-11-19行书宋朝艺术类
    一、蔡襄与自书诗卷的诞生蔡襄出生于仙游县枫亭赤湖村的一个农家,自幼在外祖父的教导下学习,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天圣八年,蔡襄登进士甲科第十名,开启了他的仕途之路。他先后在多个重要职位上任职,政声卓著。北宋皇祐二年,蔡襄从福建转运使的位置被召回汴京修起居注。这一时期,他从福州一路北行,历时半年多。沿途的见闻让他感慨万千,皆成诗章。蔡襄的《自书诗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彼时,蔡襄时年约 40 岁,正处中年,书风已然成熟。这卷自书诗帖中的 11 首诗,内容丰富多样。有《南剑州芋阳铺见腊月桃花》中 &l»
  • (明)董其昌 行书《白羽扇赋》既有 “颜骨赵姿” 之美,又集古法之大成。

    2024-11-14行书明代艺术类
    一、董其昌与行书《白羽扇赋》的邂逅董其昌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书画家,是继苏东坡、赵孟頫之后又一位集大成者。他出生于松江华亭,自幼聪颖,颇具盛名。董其昌在书法上自成一家,与邢侗、张瑞图、米万锺合称晚明四家;在绘画上,他以佛家禅宗喻画,倡 “南北宗” 论,为 “华亭画派” 杰出代表。董其昌书《行书白羽扇赋》于天启二年(1622 年),当时他已 68 岁。此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唐代名相张九龄有关。唐玄宗晚年时,宠信李林甫,欲罢免张九龄的宰相之位,便让高»
  • (明)董其昌 行草《方旸谷小传卷》墨浸润灵滋,古淡生动

    2024-11-06行书草书明代艺术类
    一、传世之作的诞生董其昌《方旸谷小传卷》作为一件艺术瑰宝,诞生于董其昌五十岁前后这个特殊的时期。此作以行书书写于金笺之上,与陈继儒行书《方旸谷像赞》合册,共同被苏州博物馆珍藏。据资料记载,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他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其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绘画方面更是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等大家,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董其昌在五十岁前后,艺术造诣已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方旸谷小传卷》用墨浸润灵滋,古淡生动,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此卷为纸本»
  • 元|赵孟頫《闲居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晚年代表作品

    2024-10-28行书元朝艺术类
    一、《闲居赋》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心境赵孟頫身为宋朝皇室后代,却在元朝为官,这种特殊的身份使他一直处于仕与隐的矛盾之中。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一人前后属于两个朝代甚至三个朝代的情况并不少见。敏感的文人在战乱中深刻感受到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以及命运的难卜。赵孟頫以旧王孙的身份出仕元朝,内心充满了煎熬和痛苦。他既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又渴望回归田园,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这种矛盾的心理在他的书法作品《闲居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闲居赋》是西晋文学家潘岳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赵孟頫选»
  • (宋)苏轼行书李白《上清宝鼎诗二首卷》 “颂太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

    2024-10-15行书宋朝艺术类
    一、苏轼与李白的诗意交织苏轼书写李白《上清宝鼎诗二首卷》有着深刻的背景。苏轼一生历经坎坷,宦海沉浮。元祐八年,此时的苏轼已近六旬,仍在贬谪途中。前途的曲折、人生的坎坷让他感慨不已,现实的无奈使他对李白的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李白的诗充满浪漫色彩和仙气,如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诗句中展现出的奇幻意境和飘逸风格,与苏轼内心对自由洒脱的向往不谋而合。苏轼在书写这两首诗时,仿佛与李白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
  • 唐《垂裕阁法帖》收录褚遂良、陆柬之、薛稷、李靖、孙过庭大家墨迹

    2024-10-15楷书行书草书隋唐艺术类
    一、垂裕閣法帖与褚遂良书的邂逅唐代《垂裕阁法帖》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它收录了褚遂良、陆柬之、薛稷、李靖、孙过庭等众多书法大家的墨迹。在这个高手云集的法帖中,褚遂良的书法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褚遂良作为唐朝政治家、书法家,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 “初唐四大家”。《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 “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宋代不以唐书为意的米芾也称颂他:“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
  • (东晋)王羲之 行书 《快雪时晴帖》誉为 “二十八骊珠”“天下法书第一”“神乎技矣”“天下无双,古今鲜对”

    2024-10-13行书魏晋南北朝艺术类
    一、《快雪时晴帖》的艺术魅力《快雪时晴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璀璨明珠。其笔法圆劲古雅,提按顿挫节奏起伏平和,以圆笔藏锋为主,起笔与收笔匀整安稳,从容不迫,骨力中藏。整帖雍容古雅,圆浑研媚,或行或楷,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流利秀美。结体匀整安稳,以方形为主,行书中带有楷书笔意,富有轻快的节奏感。帖中 “羲之顿首” 以行草开头,“山阴张侯” 以行楷收笔,形式优美而富于层次。例如 “快” 字左右相»
  • 《黄州寒食帖》:贬谪之叹与艺术升华的交织

    2024-10-11行书宋朝艺术类
    摘要:本论文深入剖析了苏轼《黄州寒食帖》中的贬谪之叹。“乌台诗案”使苏轼被贬黄州,在黄州期间他面临生活的穷愁潦倒与精神的孤独挣扎。《黄州寒食帖》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下,诗中如“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等诗句,深刻表达了苏轼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政治前途的绝望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书法艺术与情感完美融合,字体变化呼应心境起伏,笔势转折蕴含丰富情感力量。在艺术特色方面,《黄州寒食帖》展现出宽扁结体的独特魅力和跌宕»
  • 元|赵孟頫《陶渊明像传》连环画形式记载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的生活镜头

    2024-10-10人物画行书草书元朝艺术类
    一、作品概述赵孟頫书《陶渊明像传》以独特的卷轴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幅作品从右至左,仿佛一部生动的连环画,又似一场精彩的多幕剧,将陶渊明的一生娓娓道来。此作品真迹现收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尺寸为高度 35cm、长度 642.9cm(外寸 35.0×663.3cm)。它以陶渊明本人真身为依据,通过多组画面,图文并茂地展现了陶渊明不同阶段的人生历程。在这幅长卷中,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的各种形象和生活场景,如他手抚无弦琴,以头巾滤酒,与友人对饮等。赵孟頫以其精湛的书法和绘画技艺,将陶渊明的形象»
  • 赵孟頫《洛神赋》《秋兴赋》“和美浑穆”“风流飘逸”

    2024-10-08行书元朝艺术类
    一、赵孟頫其人其书赵孟頫,作为元代著名书画家,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博学多才,不仅在诗文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书画、音律等领域也同样精通。在书法方面,赵孟頫自五岁习书,几无间日,对书法的热爱近乎痴迷。他擅长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 “赵体”。赵孟頫的书法是唯美和阴柔美的代表,是书法中的 “婉约派”。他的楷书在后来的书法发展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赵孟頫的书»
  • (宋)苏轼 行书 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合卷 “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

    2024-09-25行书宋朝艺术类
    一、合卷概述《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合卷》作为纸本行书,不仅在艺术价值上有着卓越的表现,更承载着苏轼晚年的人生感悟。此合卷纵 28.3 厘米,横 306.3 厘米,其篇幅之长,字数之多,足见苏轼在创作时的用心与才情。苏轼在被贬往岭南的途中,遭遇大雨,留阻襄邑。在这样的困境之中,他以酒名抒怀,将自己对政治和人生的感慨融入到《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之中。洞庭春色,是以黄柑酿酒,象征着苏轼曾经在友人处品尝到的美好;中山松醪,则是苏轼自己用松节酿造,寓意着他在困境中的坚守与创造。这幅合卷创作于苏轼的»
  • 明 董其昌 《琵琶行》灵巧婉转 收放轻重恰当

    2024-09-25行书明代艺术类
    一、董其昌与《琵琶行》的邂逅董其昌生于 1555 年的松江华亭,出身寒门的他凭借自身努力在书画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十七岁参加松江府会考因字体不工屈居第二后,发奋学习书法,以古人佳作临摹为起点,绘画上学习元代画家黄公望笔法。1589 年高中进士入翰林院,其书画技艺精湛,备受追捧。《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 年)。当时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时,偶遇琵琶女,感其身世,结合自身遭遇创作了此篇。董其昌所处的时代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繁荣,藏书之风盛行»
  • 古香斋宝藏蔡帖.4卷.蔡襄书.宋珏集.清拓本 “宋四家”之一

    2024-09-20楷书行书草书宋朝艺术类
    一、古香斋宝藏蔡帖的神秘面纱古香斋宝藏蔡帖是一部由蔡襄书、宋珏集、清拓本组成的艺术瑰宝。蔡襄,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宋珏,明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画家及诗人,八分行草尤为瘦劲有神,画荔枝色泽肤理与生无异。这部清拓本的古香斋宝藏蔡帖,将两位不同朝代的艺术大师的作品融合在一起,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蔡襄的书法在宋代就极负盛誉,其小楷法书《茶录》端重飘逸,无一倦笔,颇有二王楷法。而宋珏的书法章、行、草、隶俱佳,其作品»
  • 蜀山图歌.赵孟頫书.清那彦成集

    2024-09-11行书宋朝艺术类
    赵孟頫书法兼收并蓄,融古开今,被誉为“元人冠冕”。而今,我们聚焦于他晚年的一幅杰作——《蜀山图歌》,此卷原藏于清代那彦成家,后经刻石于保定莲池书院墙壁,广传于世,成为书画爱好者争相品鉴的珍品。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赵文敏”。他出身名门,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自幼聪慧过人,书画诗文无一不精。赵孟頫»
123共3页共48条记录20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