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简,字庭吉,号蕺隐,新昌(今浙江新昌)人,南宋遗民,活动于公元13世纪末,生卒年不详。他终生隐逸于浙江绍兴乐郊蕺山之阳,以山人处士自居,隔绝尘世,不为世人所知,因此作品流传甚少。《水仙图残卷》便是其代表作之一,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该作品虽为残卷,但现存部分仍展现出繁而不乱的布局。水仙丛生,花叶穿插、伸展、俯仰自如,层次分明,数百株水仙摇曳生姿,气势恢宏,寓有“群仙凌波”之意。
画家通过花叶之不同组合,以及叶之婉转多姿、花之偃仰开合,尽量避免了视觉形象的重复,使画面生动而富有变化。
王迪简善用水墨渲染,淡墨勾叶,花瓣则用留白表现,把水仙的迎风翻转和含香带露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技法使得水仙形象更加生动、清新,富有立体感。
线条运用上,王迪简以白描造物,舒展长线描绘摇曳修长的叶片,圆润短线描绘竞相绽放的花朵,线条变化多样,暗合物象之姿,生意浮动。
《水仙图残卷》的画风与南宋画家赵孟坚相近,表现出一种恬淡雅逸的审美情趣。画家通过水仙这一题材,寄托了自己对清雅、高洁品格的追求。
画中水仙花瓣洁白润泽,花叶肥厚丰腴,转折挺立,展现出水仙清秀脱尘之姿。这种表现不仅是对水仙自然美的描绘,更是画家内心情感的外化,反映了隐士所追求的世俗开外的情趣。
作为南宋遗民的作品,《水仙图残卷》见证了南宋末年的社会动荡和士人心态的变迁。王迪简作为隐士画家,其作品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新朝的不仕态度。
该作品在技法上继承并发展了南宋花鸟画的优良传统,同时开辟了新的绘画道路,对后世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水仙图残卷》不仅是王迪简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更是元代文人画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展现了元代文人画家通过花木画寄托情感、表达志趣的独特方式,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