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幸蜀图》是传为唐代画家李昭道创作的一幅大青绿设色绢本画,作品现藏于中国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皇幸蜀图》描绘的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期间,被迫逃往四川避难的情景。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756年6月,安禄山攻陷潼关,唐玄宗被迫西逃。这幅画正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
李昭道,字希俊,生卒年不详,是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之子,世称“小李将军”。他擅长青绿山水,兼善鸟兽、楼台、人物,并开创了斧劈皴画法,发展了中国画的技法。在画史上,他与父亲李思训并称“二李”,对唐代山水画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构图雄奇:画面以崇山峻岭为背景,人马行走其间,构图雄奇壮观。画中山势突兀,白云萦绕,路径隐显,栈道危架,准确地描绘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地理环境。
色彩富丽:此画以青绿色为基调,间以墨色、花青、汁绿等冷色,与画中朱红、赭石、胭脂等暖色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色彩搭配使得画面呈现出金碧辉煌的富丽气象。
人物生动:画面中的人物动态及其衣帽服饰都刻画得细致入微。特别是唐玄宗的形象,身着红袍,骑三鬃马,形象威严而又不失生动。此外,嫔妃们着胡装戴帷帽,展示了当时的服饰习俗。
技法精湛:李昭道在画中运用了散点透视的方法,采用全景式的构图,打破了现实景色的空间限制。同时,他在山石勾勒上直接染色,没有皴擦,展现了其高超的绘画技巧。
《明皇幸蜀图》不仅是一幅杰出的艺术作品,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记录了唐玄宗逃难的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迁。同时,这幅画也展现了唐代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和风格特点,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皇幸蜀图》是李昭道的代表作之一,以其雄奇的构图、富丽的色彩、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湛的技法赢得了后世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