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中医药文献海洋中,《补遗雷公炮制便览》这部明代大型彩绘本草著作,不仅承载着丰富的中医药知识,还以其精湛的书画艺术,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与民俗风情。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的作者生平,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这部成书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的古籍,未留下编绘者的姓名,但从其形制、版式、用纸等方面考察,不难推断出它出自明代宫廷画师之手。
这些画师以精湛的技艺和细腻入神的画笔,将中医药知识与艺术完美结合,为我们留下了这部珍贵的文化遗产。虽然作者无名,但他们的匠心独运,却让这部古籍在四百余年后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对于普通爱好者而言,《补遗雷公炮制便览》不仅是一部中医药典籍,更是一部书画艺术的瑰宝。全书共载药957种,配以千余幅精美逼真的彩绘图像,其中包括219幅炮制图。这些彩图不仅绘制精美,而且历经四百余年依旧艳丽如新,展现了明代宫廷画师高超的艺术水平。
这些图像不仅有助于我们辨识常用中药的形态,还能从中领略明代社会生活方式与市井风俗。此外,书中还描绘了明代的各种房屋建筑、家具艺术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为后人研究明代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补遗雷公炮制便览》的流传过程中,不得不提的是一代名医王聘贤与这部古籍的不解之缘。王聘贤(1897-1965),贵州兴义人,曾赴日本留学并攻读西医。然而,在遭遇胃疾久治不愈后,他转而学习中医,终成一代名家。
王聘贤对《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情有独钟,不惜重金购求并视若生命。在日军轰炸贵阳时,他独携此书避难而置他物于不顾。最终,他遵遗嘱将此书无偿捐献给国家,为中医药宝库增添了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的研究员们对该书进行了深入考证和校勘工作,确认其成书于明万历十九年且以《本草品汇精要》和《新刊雷公炮制便览》为底本新增了大量内容。此外,该书还入选了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编号为0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