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古籍>国画>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每个人都能轻松的看到古今传世佳作!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一、画作传奇之始

董源生平及艺术成就

董源(约 923~962 年),又名董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人。曾任南唐北苑副使,故又称 “董北苑”。他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 “披麻皴”。董源的绘画影响深远,为 “南宗” 山水画重要代表,与李成、范宽并称 “北宋三大家”。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龙宿郊民图》《溪岸图》等。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画作流转历程

《龙宿郊民图》原本叫《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后被董其昌得到。董其昌大力提倡南派山水,特别喜欢董源的画。他先后得到四幅董源的画,便把自己的堂名叫做 “四源堂”。董其昌鉴定此画是董源所作,并改名为《龙宿郊民图》。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此后,这幅画又经清初文人王鸿绪收藏。康熙四十五年(1706 年)八月十五日,王鸿绪在画诗塘左侧题跋,讲述了此画的流传经历。如今,这幅画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它在历史长河中的流转,见证了不同时代收藏家对董源绘画的珍视,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二、画作内容之析

(一)画面描绘

《龙宿郊民图》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人物画卷。画面中,右侧的两座大山气势磅礴,占据了大半画面空间,山顶矾头点缀,增添了山势的起伏变化。山下,浩渺的水面空阔辽远,溪流蜿蜒流淌,仿佛能听到潺潺的水声。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树木茂密成林,郁郁葱葱,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山下的人家在树头挂起灯笼,给人一种温馨的生活气息。溪边的两条舟船上竖着彩旗,数十人自岸及舟联臂排列,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似正在表演庆贺的歌舞,让人仿佛能听到欢快的乐曲声和人们的欢声笑语。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山下道路上点缀着的行人,有的似在赶路,神色匆匆;有的似在游览,悠然自得。整个画面人物活动丰富多样,与山水景色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二)色彩运用

在色彩运用方面,《龙宿郊民图》独具特色。作者巧妙地将墨与青绿融为一体,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墨色和青绿色相得益彰却不相碍,用墨笔勾勒渲染后,在坡面峰峦等处略敷青绿,使画面呈现出郁郁葱葱、草木繁茂之意。这种色彩搭配既体现了江南山水的秀美,又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与传统的青绿山水相比,此画的色彩更加柔和、淡雅,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三)艺术争议

关于《龙宿郊民图》的主题、时间、地点等方面,确实存在着诸多争议。从所绘自然地理风貌特征来看,有人认为此画描绘的可能是南唐京城郊外的自然风光,因为如果认为是北宋京师汴京的山水风貌,则明显与中原之景不相吻合。然而,也有可能此画的原作已经残破,后世的摹本中人为地增加了丹红夹叶树等元素,从而为后世鉴赏家带来谜雾。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董其昌对画名的理解是 “大都箪壶迎师之意”,但乾隆皇帝却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宋太祖并未亲征江南,安得有郊迎事。此外,关于画中所描绘的场景究竟是端午节的划龙船、元宵节的张灯结彩观赏表演,还是春日社戏,亦或是郊民见龙宿祷雨,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些争议使得《龙宿郊民图》更加神秘莫测,也引发了人们对其深入研究的兴趣。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三、艺术价值之赏

(一)构图之妙

在《龙宿郊民图》中,董源展现出了非凡的构图能力。他选取峻岭高峰作为描绘的主要对象,这一选择本身就赋予了画面一种宏大的气势。主峰高耸雄伟,如巨擘擎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董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心的布局,尽力突出主峰的巍峨之态,使其成为画面的焦点。从对主峰的描绘上,观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董源壮阔雄伟的绘画风范,仿佛置身于崇山峻岭之间,领略大自然的雄浑壮美。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不仅如此,董源还通过对通向长江主道支流附近景物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和层次。他将观者的视线引向江天交汇处,那里水天相接,浩渺无垠。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使画面具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也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河流的蜿蜒流淌、树木的错落有致、山峦的起伏变化,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让观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江南山水的独特魅力。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二)技法之新

《龙宿郊民图》在技法上展现出了对李思训、王维绘画格调的巧妙继承与创新。此画吸取了李思训、王维二家的绘画精髓,由之确立出新的表现方式。董源首先继承了王维注重用笔的特征,开启了南派山水注重笔墨的绘画观念。在李氏青绿山水中,注重勾研之法的运用,而《龙宿郊民图》则大胆使用披麻皴,这无疑是对王维笔法的继承与发展。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披麻皴的运用,使画面中的山体更加生动自然,富有质感。画家以无数的线条来状物写景,不像北方山水画派那样先以主干线条确立形体,这种创新的技法为青绿山水的表现范畴带来了新的拓展。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在着色上,《龙宿郊民图》继承了李思训青绿山水的传统。墨色与青绿巧妙地合为一体,墨色和青绿色相得益彰却不相碍。作者用墨笔勾勒渲染后,在坡面峰峦等处略敷青绿,颇有郁郁葱葱,草木繁茂之意。这种色彩的运用,既体现了江南山水的秀美,又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三)名家点评

当代书画家陈振濂对《龙宿郊民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此画是董源山水画中少见的高山大嶂格局,与《潇湘图》的林木温润山岩秀逸相比,它显然沾有北派荆浩、关全的布景构图之妙。陈振濂的点评准确地指出了《龙宿郊民图》在艺术风格上的独特之处。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此画既有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又有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融合了南北两派的艺术特色,展现出董源高超的绘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创造力。
《龙宿郊民图》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现了董源的绘画才华,也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山水画提供了珍贵的艺术范本。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四、画作影响之思

《龙宿郊民图》在艺术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此画作为董源的经典之作,充分展现了他在山水画创作方面的卓越才华和创新精神。在构图上,其对主峰的突出描绘以及通过支流景物引导视线增强纵深感的方式,为后世画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许多画家在创作中纷纷效仿这种构图方法,以营造出宏大而富有层次的画面效果。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在技法方面,《龙宿郊民图》对王维笔法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大胆使用披麻皴和将墨色与青绿巧妙结合的着色方式,成为后世南派山水画家学习的典范。这种技法的创新不仅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形式,也为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从艺术风格上看,此画融合了南北两派的特色,既具有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又有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这种独特的风格影响了后世众多画家的创作理念,促使他们在追求艺术个性的同时,也注重融合不同流派的艺术特色。
作为研究五代绘画的重要史料,《龙宿郊民图》为我们了解五代时期的社会风貌、文化氛围以及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窗口。画中描绘的山水景色、人物活动以及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都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绘画技艺水平。
五代 董源《龙宿郊民图》绢本《龙绣交鸣图》《笼袖骄民图》南派山水的温润秀逸 北派山水的壮阔雄伟
 
 

免费转存/下载全站高清资源(历代国画、书法、古籍):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墨韵书香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墨韵书香微信公众号

夸克网盘 发送“KK”获取提取码 下载
百度网盘 发送“BD”获取提取码 下载
UC网盘 发送“UC”获取提取码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