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古籍>书法>《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每个人都能轻松的看到古今传世佳作!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苏轼书法的传奇地位
苏轼身为北宋中期文坛的领军人物,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好多领域都达到了顶尖的程度,是毫无愧色的全能型艺术大师。他的书法格外与众不同,处在“宋四家”的首位凭借着那饱满起伏、纯真自然的趣味,被后世极为尊崇。
苏轼的书法作品,就如同一个个鲜活的人生篇章,随着他的经历,一起一落,而持续地演变着。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早年的姿媚、中年的圆劲、晚年的沉着,每一笔每一划都铭刻着他不同时期的生活印记与思想波澜,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其中那幅著名的《黄州寒食诗帖》,便是他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的呕心沥血之作。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更是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了“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境界,故而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现在我们要一起步入苏轼的另外一幅书法佳作——《天际乌云帖》。我们去探究这幅作品背后的事情,同时还能领会它包含的艺术魅力,从而体会到苏轼书法那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震撼力量。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外观与流传的故事
《天际乌云帖》,又被称作《嵩阳帖》,它以行书的笔触书写了苏轼的一篇诗文此帖共有36行,总计307个字,虽无明确的年款标注,但据清代翁方纲的考证,大约创作于熙宁十年(1077)至元祐丁卯(1087)这十余年间,彼时苏东坡正值42至52岁,当属其书法艺术趋于成熟的黄金阶段。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从外观来看,纵览全篇,字态凝重而饶有韵致,笔画圆浑朴茂,每一点每一画都仿佛蕴含着万钧之力,力屈万夫。笔力雄浑壮阔,却又能在书写时挥洒自如,毫无凝滞之感;既宗法传统书法的精髓,又能别出心裁,时出新意,将自己驾驭笔墨的非凡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作为尚意书风的领军人物,苏东坡在这幅作品中强烈地抒发了一种不为绳墨所缚,崇尚自我、回归自然的艺术情感,欣赏此帖,仿若能真切感受到作者从头至尾都沉浸在心手双畅、兴到笔随的绝妙精神状态之中,字势的映带关联、字态的率意洒脱以及字列的大小错落,共同营造出一种浑然天成、顺乎自然的艺术情景。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说起它的流传,也是一段传奇故事。其真迹起初为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妥善地予以珍藏,项元汴对于书画古玩具备着独到的眼光以及深刻的见解,所收藏的珍品数量颇为众多,《天际乌云帖》能够被纳入他的收藏之内,完全足以彰显出它非同一般的价值。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此后到了清代,它又辗转落入翁方纲之手。翁方纲得到此帖后,如获至宝,不仅反复题跋,还精心撰写了《天际乌云帖考》二卷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当时由于存世的苏书钩填本众多,而此帖纸质又有擦损严重之处,存在一些描摹痕迹,故而引发了是否为钩填本的激烈争论。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书法之美:笔力与风格的赏析
(一)雄浑笔力,力透纸背
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天际乌云帖》的每一个笔画,便能真切领略到苏轼那雄浑壮阔的笔力。此帖用笔,很大程度上得力于颜真卿的笔法精髓,落笔沉着稳健,行笔涩进,提按转折之处凝重厚实,故而线条圆润丰实且富有内涵。一点一画恰具有力屈万夫之力度,仿佛每一个笔触都蕴含着千钧之力,入木三分。从开篇的几个字便能管中窥豹,如“天际乌云”四字起笔厚重,中锋行笔间,笔画粗细变化自然流畅,犹如老松蟠曲,苍劲而有韧性。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那横画微微上扬,似有扛鼎之势;竖画则如擎天之柱,挺拔笔直又不失灵动。即使是细微的点画,也绝不草率敷衍,恰似高空坠石,力透纸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雄浑笔力,并非刻意为之的粗莽,而是苏轼在长期书法实践与深厚功力沉淀下的自然流露,是其精神气质与艺术追求的外在彰显,使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二)“尚意”书风,自然洒脱
苏轼作为“尚意”书风的倡导者与领军人物,在《天际乌云帖》中更是将这一艺术主张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一贯强调自我发挥,挥洒性情,认为书法创作应“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在这幅作品里,字态字势与字列的巧妙组合,共同营造出一种自然、洒脱随性的艺术情景。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字态上或正或斜,或大或小,皆率意而为,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有的字长得很舒展很大方,就拿“看”字来说吧,它最后那一笔捺画能尽情地伸展出去,那种感觉就好像有着广阔无垠的天空一样;而有的字呢,就比较内敛含蓄,像“人”字笔画简洁精炼,但是韵味却很悠长,就仿佛是一位隐居的人,不喜欢张扬,却蕴含着深深的意味。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字势方面,映带关联极为精妙,前一字的收笔往往与后一字的起笔遥相呼应,似断还连,气脉贯通。如“楼前”二字楼”字末笔的牵丝轻盈地引出“前”字的起笔,仿若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让整行字仿若一串灵动的音符,奏响和谐的韵律。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字列的大小错落更是一绝,打破了传统的规整排列模式,大的字如巍峨高山,小的字似潺潺溪流,相互交织,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节奏感,恰似一幅自然山水画卷,有高山低谷、疏密有致,显现出诗一般的美感。黄庭坚说:“我认为苏东坡的书法,他学问和文章所蕴含的那种气质,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地展现在笔墨之中。””苏轼那种萧散的性情与深厚的学问文章之气,正是这独特书法魅力的根源所在《天际乌云帖》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诗与事的交织
(一)蔡襄诗意,开篇引入

《天际乌云帖》开篇便录有蔡襄的《梦中》诗:“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万里情。” 这首诗意境深远,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天地间雄浑壮阔又对比鲜明的画面:天边乌云密布,沉甸甸地好似饱含着即将倾盆而下的骤雨,给人以压抑之感;而楼前的红日却光芒万丈,照耀着山峦,使其明亮生辉,一暗一亮,一沉一扬,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张力。后两句则引入 “嵩阳居士” 这一人物,“嵩阳居士” 常被视作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指代,阮籍以青白眼视人,对俗人白眼相向,遇名士则青眼有加,此处 “青眼看人万里情”,饱含着对知音的渴慕与深情,跨越万里,情谊悠悠。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苏轼对蔡襄的书法与诗作向来推崇备至,曾言“蔡君谟行书笔札,甚秀丽可爱”,更是直言“仆论书以君谟为当世第一”。他在钱塘时,偶然于陈述古处的堂前小阁,见到壁上蔡襄的这首真迹诗,想必当时内心定是激动不已,如遇珍宝。蔡襄的诗犹如一颗石子,投入苏轼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让他由此联想到诸多与之相关的人和事,也才有了后续这洋洋洒洒、精彩纷呈的《天际乌云帖》,足见蔡襄诗作对苏轼创作灵感的触发作用,以及苏轼对前辈才情的敬重与珍视。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二)钱塘轶事,才情尽显
苏轼彼时身处钱塘,与知州陈襄(字述古)交往甚密,二人志同道合,常一同宴饮游乐。一次苏颂(字子容)因公事路过杭州,陈襄设宴款待,身为主要陪客的苏轼自然也在席间。彼时官妓周韶侍宴,这位女子可不一般,她多蓄奇茗,对茶颇有研究,常与蔡襄斗茶,令人称奇的是,身为品茶大家的蔡襄竟屡屡败于她手。席间周韶泪眼婆娑,向苏颂泣求落籍。苏颂心里产生了同情之感,指着廊下笼子里的那只白鹦鹉说:“要是能用它当作题目,写出一首很棒的诗作,我就替你向陈太守请求原谅。”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周韶才思敏捷,略作沉思后,提笔写道:“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周韶当时正在服丧,身着白衣“雪衣女”既指代笼中白鹦鹉,更是以自身相比,言辞恳切,情感真挚,满座之人无不为之嗟叹。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苏颂信守承诺,替陈襄说了好话,周韶最后能够脱离乐籍。这件事展现了周韶的才华了,体现了他的机智了,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官场与风尘女子间的一段温馨小插曲了。苏轼将这段趣事记载于《天际乌云帖》里了使这个故事穿越千年时光了,让后人领略北宋时期的人文风貌了,感受那个时代的才情洋溢与人性温暖了。

《天际乌云帖》:苏轼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嵩阳帖》

免费转存/下载全站高清资源(历代国画、书法、古籍):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墨韵书香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墨韵书香微信公众号

夸克网盘 发送“KK”获取提取码 下载
百度网盘 发送“BD”获取提取码 下载
UC网盘 发送“UC”获取提取码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