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赵孟頫,生活在元朝初年,那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艺术风格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宋室后裔,他不仅在书画上造诣深厚,更以其独特的艺术理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了连接宋、元两代艺术风格的桥梁。 元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艺术家们开始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与意境的营造,赵孟頫正是这一潮流的引领者之一。 在那个时代,社会风貌崇尚简约与自然,文人雅士们常以笔墨寄情山水,抒发胸中块...
14《西岳降灵图卷》纵26.5厘米,横513.7厘米,纸本墨笔,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长卷以道教中的“西岳大帝”巡游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宏大的构图,生动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繁华景象。 画卷中,斥候、鹰犬、仪仗队、主人公、女眷子嗣、随行车马用具等一一呈现,宛如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辉煌的时代。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
12仇英,吴门画派的杰出代表,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吴门四家”。 仇英虽出身贫寒,却凭借过人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在书画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早年为漆工,后得文徵明等人提携,转而专攻绘画,尤擅人物、山水,画风细腻精致,色彩明丽而不失雅致,深受世人赞誉。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是仇英应明代收藏家昆山周...
21仇英,字实父,号十洲,约生于明弘治末年(约1498年),卒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他出身贫寒,早年曾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但自幼酷爱绘画,凭借惊人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明代著名的绘画大师,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 仇英的绘画风格细腻工整,色彩艳丽,尤其在工笔重彩人物和青绿山水方面成就斐然,对后世影响深远。...
11徐悲鸿(1895-1953),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人,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习画,后赴日本、法国深造,广泛吸收中西绘画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革新,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艺术主张,对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雄鹰》是徐悲鸿绘画生...
22一、垂裕阁法帖的魅力 《垂裕阁法帖》作为唐代书法的瑰宝,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部法帖收录了褚遂良、陆柬之、薛稷、李靖、孙过庭等众多书法大家的墨迹,宛如一座璀璨的书法宝库。 其中,褚遂良的作品在法帖中尤为突出。褚遂良,字登善,杭州钱塘人,祖籍阳翟。他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 “初唐四大家”。《唐人书评》中对褚遂良的字赞誉有加...
20一、柳公权与《兰亭诗》的渊源 柳公权,唐朝官员、书法家、诗人,出生于士族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诗文教育。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颜真卿、欧阳询之长,自创 “柳体”,以骨力劲健著称。 《兰亭诗》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 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人在浙江绍兴兰亭集会时与会者所赋的 37 首诗及诗序。柳公权所书《兰亭诗》,从书法主...
13张大千(Chang Dai-Chien),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便展现出对书画艺术的浓厚兴趣与天赋,后师承多位名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20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其艺术成就获得了国际广泛认可,被誉为“东方之笔”。他的一生致力于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尤其在山水画、人物画及泼墨技法上成就斐然。 《鱼篮...
14在清代画坛,蓝瑛以其独特的山水画风被誉为“浙派殿军”,其晚年杰作《秋山行旅图》更是将这一美誉推向了极致。这幅绢本设色画,纵186.5厘米,横69厘米,现藏于天津艺林阁,是蓝瑛艺术生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蓝瑛,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生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卒于清康熙三年(约1664年),一生以绘画为职业,曾漫游南北...
12钱维城,初名辛来,字宗磐,号纫庵、茶山,晚号稼轩,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状元及第,官至刑部侍郎,谥文敏。他不仅是一位卓有政绩的官员,更是一位在书画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大师。 钱维城的书法师承苏轼,绘画则初从族祖母陈书学写意折枝花果,后转攻山水,经董邦达指导,终成名家。他的山水画构图井然,意境清幽,笔法细腻,色彩和谐,深受乾隆皇帝喜爱。 苏州狮子林,始建于元代,最...
14苏汉臣,生于公元1094年,卒于1172年,北宋末至南宋初的杰出画家,汴京(今河南开封)人。他的一生跨越了两个朝代,不仅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担任画院待诏,南渡后又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复职,直至孝宗隆兴初年(1163)任承信郎。 苏汉臣师承画院待诏刘宗古,工画道释、人物,尤善婴孩,其画作细腻生动,色彩鲜润,被后世誉为儿童...
14惠崇(965-1017),福建建阳人,北宋时期著名的僧人、画家与诗人。他不仅是宋初“九僧”之一,在诗坛上以专精五律、多写自然小景著称,其画作更是独树一帜,被誉为“惠崇小景”。 惠崇工画鹅雁鹭鸶,尤擅描绘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境,这种独特的审美风格在当时画坛中别具一格,虽不为时人所重,但后世对其评价极高。 《溪山春晓图》作为一幅宋代绢本设色画,其材质与技法均体现...
13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大都(今北京)房山人,祖上为西域人,后融入汉族文化圈。他的一生跨越了政治与艺术的双重领域,官至刑部尚书,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高克恭善画山水、墨竹,尤以墨竹著称,与赵孟頫齐名,时人誉之为“南赵北高”。他的画作不仅技法精湛,更融入了深厚的文化修养与人生哲理,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墨竹坡石图》是一幅典型的元代...
12一惊世初现:石中秘密的揭开1967年,在江西武宁一个特别安静的村子里,村民涂兆庆正忙着收拾石家祠堂后面那些乱糟糟的石堆。在这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干活过程中,一块特别显眼的石头把他的目光吸引过去了。这块石头是长方体形状的,它的表面有斑斑驳驳的纹路,要是仔细看的话,就像一根白白的竹笋一样,而且还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更让人大吃一惊的是,石块的侧面清清楚楚地刻着两行字...
20张旭生于唐代,出身名门,官宦不显。其母为虞世南外孙女,他自幼跟随老舅陆彦远学习书法,精通楷法,尤擅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 “三绝”,被后世尊为 “草圣”。 张旭的书法成就斐然。他的楷书端正谨严,规矩至极,黄山谷誉为 “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而其草书更是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风格。他以继承 “二王” 传统为自豪,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