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历代国画

从解元到囚徒,再到山水归客 ——《骑驴归思图》 背后的血色人生

6
作者: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创作时间:正德元年(公元 1506 年),时唐寅三十七岁。 尺寸材质:绢本淡设色,纵 77.7 厘米,横 37.5 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画面内容:描绘了峻险的山崖、盘曲的栈道、急湍的溪流、危立的小桥以及葱郁的林木。画面中一位旅人骑驴前行,似在...
赞 (1)阅读(45)

隐逸江湖四百年:蓝瑛《秋山渔隐图》中的诗画人生与未解之谜

7
在明末清初的江南烟雨中,一位画坛奇才以一支画笔,将文人的隐逸理想与职业画家的精湛技艺融于纸上。他,便是蓝瑛。而他的代表作《秋山渔隐图》,不仅是一幅山水画,更是一卷“隐士江湖”的传奇密码。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这幅画中的秋山秋水,揭开蓝瑛笔下那些被时光掩藏的江湖故事。 蓝瑛:从“浙派”争议到“武林派”开山鼻祖 蓝瑛(1585-1664),字田叔,号蝶叟,晚...
赞 (2)阅读(56)

天下一人的绝笔:宋徽宗《桃鸠图》背后“逃咎”的隐喻与帝王悲歌

7
一、帝王与画师的双面人生 宋徽宗赵佶,一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自诩“天下一人”,以瘦金体题跋、生漆点睛的绝技,将北宋宫廷美学推向巅峰。然而,这位“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的皇帝,却在《桃鸠图》中埋藏了怎样的隐秘? 《桃鸠图》创作于赵佶26岁(约1108年),正值他继位初年,意气风发。画中仅一枝桃花、一只鸠鸟,却暗含“桃鸠”谐音“逃咎”的隐喻。彼时北宋内忧外患...
赞 (2)阅读(71)

《万壑松风图》:北宋山河入画,李唐情思凝墨 北宋三大巨碑式山水画之一

3
作品名称:《万壑松风图》 创作者:李唐,字晞古,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北宋末南宋初画家,是两宋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画家。 创作年代:北宋宣和六年(1124 年)。 作品材质:绢本水墨淡设色。 作品尺寸:纵 188.7 厘米、横 139.8 厘米。 作品构图:全景式构图,画面主峰劲峭壮丽,布置于画幅中央,左右伴随着高低错落的云峰,山腰间烟云缭绕;...
赞 (2)阅读(66)

雍正寿礼背后:郎世宁《嵩献英芝图》藏在清宫廷画卷里的吉祥密码与艺术融合

2
作品名称:《嵩献英芝图》 作者:郎世宁,意大利米兰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1715 年抵达中国,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 创作时间:雍正二年(1724 年)十月。 材质与尺寸:绢本,设色,纵 242.3 厘米,横 157.1 厘米。 收藏地点: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面内容:正中是一只兀立于石上的白鹰,右边是一棵弯曲盘绕...
赞 (3)阅读(68)

赵佶御笔绘就:《腊梅山禽图》里的皇家审美

2
作者:赵佶,即宋徽宗,他不仅是北宋的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在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 创作年代:创作于北宋时期。 画作规格:绢本,设色,纵 82.8 厘米,横 52.8 厘米。 画面内容:画面中,腊梅枝干横斜,花朵绽放,枝头栖息着两只白头翁,一只低头梳理羽毛,另一只则昂首望向远方。腊梅的枝干以劲挺的线条勾勒,花朵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色彩淡雅...
赞 (3)阅读(67)

《寒林图》:曹知白笔下的诗意 “僧缘”

2
作者:曹知白,字又玄,一字贞素,号云西,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工诗文,善画山水。 创作时间:泰定乙丑年(1325 年),曹氏时年 54 岁,为其中年之作。 画作规格:绢本,水墨,纵 27.3 厘米,横 26.2 厘米。 画面内容:绘坡石寒林,枯林一行于坡石之间,树干劲挺,疏落有致,枯枝苍劲挺拔,上仰似鹿角,下抑如蟹爪,坡石杂树穿插错落,一派荒寒萧瑟之...
赞 (4)阅读(73)

宋 苏汉臣《百子嬉春图》绢本欣赏

14
基本信息画作形制:册页,纨扇,绢本设色,纵 25 厘米,横 24.5 厘米。收藏地点:故宫博物院。 作者简介:苏汉臣,开封人,宣和画院待诏,师刘宗古,工画释道人物,尤善婴儿,绍兴年间复官,孝宗隆兴初画佛像称旨,补承信郎。画面内容:以细腻笔法刻画百名儿童在庭院中嬉戏场景。亭台之下儿童动态十足,有的舞狮追逐,狮子由两个披着狮皮的小孩扮成,张嘴摆尾,旁边孩子观看戏...
赞 (71)阅读(101)

画中雏鸡待饲,题外帝王警言 —— 南宋李迪〈鸡雏待饲图〉的艺术与政治隐喻

7
创作时间: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 年)材质与尺寸:绢本设色,纵 23.7 厘米,横 24.6 厘米作者:李迪,南宋宫廷画家,活跃于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工花鸟走兽,画风严谨写实。收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款识与鉴藏印:款识 “庆元丁巳岁李迪画”,钤宋代 “张则印”,明代项元汴 “墨林秘玩” 等印,裱边有清乾隆 “太上皇帝之宝”“八征耄念之宝” 玺印。 ...
赞 (79)阅读(234)

从携《大明宫图》入宫 到《枯木竹石图轴》创作:李士行的艺术进阶与文化映照

13
李士行,字遵道,蓟丘(今北京市)人,其父李衎为元代画竹名家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李士行自幼便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耳濡目染之下,早早展现出了对绘画的浓厚兴趣与天赋。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画竹石的技艺,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绘画领域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枯木竹石图》是元代李士行的画作,多方面展现独特艺术魅力。其材质为绢本,绢本质地细腻光滑,承载颜料效果...
赞 (4)阅读(179)

唐 李思训(传) 《京畿瑞雪图》纨扇绢本 42.7×45.2

12
画作基本信息 风格:具有典型的 “金碧山水” 风格,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颜料为主要色彩,浓墨重彩地营造出华丽、庄重的视觉效果。 构图:构图丰富多样,层次分明。画面主体为楼阁雪景,崇山峻岭,峰峦叠嶂,松柏挺拔,落满雪花,山腰间亭台楼阁随处可见,树木葱绿,点缀其间。前景山下有河流、画桥游舫、亭廊舫榭、木质牌坊等,河岸上有高大建筑,琼楼玉宇,飞阁耸翠,展现出宏大的...
赞 (4)阅读(175)

五代 周文矩《西子浣纱图》绢本64X64

7
作品基本信息:《西子浣纱图》为五代时期周文矩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纵 64 厘米,横 64 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家简介:周文矩约活动于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时期(943-975),是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南唐后主李煜时任画院翰林待诏。擅人物仕女,多以宫廷贵族或文士生活为题材,兼画山水、屋木、佛道。 画面内容:描绘了越国美女西施在桃花溪边浣纱的场景。...
赞 (4)阅读(231)

清 邹一桂《蟠桃图》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

8
作品基本信息:《蟠桃双鹤图》为清代邹一桂所作,绢本设色,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家简介:邹一桂(1686-1772 年),字原褒,号小山,又号让卿,晚号二知老人,江苏无锡人。雍正五年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云南道监察御史、贵州学政等,官至内阁学士。 画面内容:图绘两只丹顶鹤立于山顶青石之上,一只双腿并立双翅相合,另一只双腿交错侧身回首。青石上长有灵...
赞 (4)阅读(193)

南宋 赵伯驹《莲舟新月图》

9
作品基本信息:《莲舟新月图》卷,传为南宋赵伯驹所作,绢本,纵 24.2 厘米,横 591 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画家简介:赵伯驹约 1120 年 — 约 1182 年,字千里,汴京人,宋朝宗室,宋太祖七世孙。宋室南渡后流寓钱塘,以画扇为宋高宗赵构赏识并予召见,曾官至浙东兵马钤辖。他以山水画见长,尤其擅长 “金碧山水”,树立了南宋画院的新画风。 画面内容...
赞 (3)阅读(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