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书法五体,草书最难? 在书法的奇妙世界里。篆书,是古老岁月的回响,线条婉转,带着神秘的气息,好似在诉说着商周时代的故事;隶书,规整而大气,笔画间的 “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尽显庄重古朴,仿佛将大汉的雄浑气魄凝于笔端;楷书,横平竖直,方正端庄,有着严谨的法度,是书法初学者的入门首选,它就像一位正襟危坐的君子,一丝不苟;行书,灵动流畅,既有楷书的规矩,又有草...
7《游目帖》是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蜀地山水风光的向往。王羲之在信中写道:“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周抚曾写信向王羲之描述蜀地的山川奇景,王羲之读后深感扬雄的《蜀都赋》和左思的《三都赋》未能详尽描绘蜀地的美景,因而心生游历之念。王羲之在信中进一...
6虞世南,生于初唐时期。其出身不凡,出身于陈朝皇室后裔家族,自幼便在深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下成长。陈朝灭亡后,虞世南随兄长虞世基入隋朝,自此踏上了他的仕途之路。在隋朝,虞世南以其才华和学识逐渐崭露头角,担任了秘书郎、起居舍人等重要的秘书工作职务。他与隋炀帝杨广有过交往,但对其荒淫无度心存不满,这种正直的品性在他后来的政治生涯中始终坚守。 隋末天下大乱,虞世南归附于...
13书圣王羲之:传奇人生与书法大成王羲之乃东晋时期极为著名之书法家,其在书法领域之成就卓然,后世皆以敬重之心称其为“书圣”。其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于书法史上堪称经典之作。王羲之诞生于魏晋之际的名门琅琊王氏家族,其祖父叔父以及父亲皆于朝廷中担纲重要官职。自幼便接受了优良的书法启蒙教育,且追随卫夫人研习书法,此为其在书法之途的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
6《德忱帖》是米芾著名的《草书九帖》之一,作于元符二年(1100 年)五月四日,时米芾 50 岁,在涟水军任上。此帖为致葛德忱书札,尺寸纵 25.4 厘米,横 78.6 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它是米芾晚年成熟书风的代表作,犹如一颗书法艺术宝库中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 气韵与节奏 《德忱帖》自始至终,气韵十分流畅,下笔如飞,痛快淋漓,毫无顾忌,点...
5《公以道安帖》约元祐初(1086 年)作于京师开封。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后世称黄山谷。出于苏轼门下,与张来、秦观、晁补之并称为 “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 “苏黄”。 黄庭坚生于仁宗庆历五年(1045 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1105 年),江西省修水县双井村人。他自小聪颖,五岁读《五经》且能背诵如流,七岁能赋诗。少年时随舅父李常赴淮南游学,...
8董其昌在书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明代中后期的大书法家、画家,其作品以清秀、俊逸、刚劲、简约而著称,对后世书法和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董其昌的草书临作更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他遍临古帖,一生不辍,其草书临冠军帖展现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墨色丰富,淡而不薄、枯而不浮,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 董其昌出生于 1555 年,松江华亭(今上海...
15《吴江舟中诗卷》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晚年力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作。此卷不仅展现了米芾高超的书法技艺,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为后人研究北宋时期的书法艺术、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从艺术价值方面来看,《吴江舟中诗卷》的书法风格独特,既有中年书风的痛快淋漓,又有晚年老道的清古从容。米芾在书写过程中,运用枯笔...
22怀素大草《千字文》内容为南朝梁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写的《千字文》。怀素 “中年时期” 的作品,大约写于 767 年(怀素 30 岁左右),比最新发现的大历三年《千字文》(神迹帖)还要早一年。 怀素书《大草千字文》,明成化六年(1470 年),西安知府余子俊摹刻《大草千字文》于西安碑林。怀素(737–799),俗姓钱,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人,是中国唐...
16米芾在书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擅长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的程度,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 “宋四家”。《十七帖》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被誉为 “书圣” 的杰作,共收录了王羲之的 29 封书信,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其草书风格独特,笔法流畅,气韵生动,...
21智永,陈、隋间僧人,名法极,姓王,会稽人,为王羲之七世孙。善书法,尤工草书。闭门习书三十年,以先祖王羲之为宗,在永欣寺阁上潜心研习,成为声名卓著的书法家。智永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他的书法高足有智果、辨才、虞世南等人。智永活到百岁乃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书法的至高境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书法遗产。 智永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
27一、黄庭坚的生平概述 (一)家世背景与童萌时期 1. 家世背景 黄庭坚出生于书香世家,家族人才辈出。其祖父黄湜在宋仁宗嘉祐二年考中进士,任给事中,被赠通奉大夫、朝散大夫。父亲黄庶也是进士,崇尚杜甫、韩愈,著有《伐檀集》二卷。母亲是建昌望族李东的女儿,通经史、书画。宋朝时,仅双井黄氏一族就有 48 名进士,其中 5 名官至尚书,黄庭坚的家族被誉为“华夏进士第一...
20张旭生于唐代,出身名门,官宦不显。其母为虞世南外孙女,他自幼跟随老舅陆彦远学习书法,精通楷法,尤擅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 “三绝”,被后世尊为 “草圣”。 张旭的书法成就斐然。他的楷书端正谨严,规矩至极,黄山谷誉为 “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而其草书更是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风格。他以继承 “二王” 传统为自豪,字字...
13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 “书圣” 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作品《兰亭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出身魏晋名门琅琊王氏,自幼受家庭书法氛围熏陶,跟随卫夫人学书,后又遍习名家遗迹,博采众长。其一生历经多个官职,在不同任上均展现出对书法的执着追求。太宁三年(325 年)左右,王羲之经叔父王彬、岳父郗鉴荐举,任职秘书郎,得以浏览...
9一、传世之作的诞生 董其昌《方旸谷小传卷》作为一件艺术瑰宝,诞生于董其昌五十岁前后这个特殊的时期。此作以行书书写于金笺之上,与陈继儒行书《方旸谷像赞》合册,共同被苏州博物馆珍藏。 据资料记载,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他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其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绘画方面更是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等大家,笔致清秀中和,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