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历史上众多文人雅士投身于《四川总志》修纂以笔为刃,镌刻巴蜀印记。明代状元杨慎,这学问很渊博,又历经诸多艰难困苦的四川才子,在嘉靖年间,被四川巡抚邀请,参与了“总志”的编纂工作。他半生辗转,从京师朝堂到云南戍边,对故土眷恋愈深。修志于他,是漂泊游子对家乡文化的反哺,即便身处困境,仍凭借深厚学养与对巴蜀的挚爱,广搜典籍、走访故地,力求还原家乡的山川脉络、人文轶事...
24一初闻《蜀典》之奇引人入胜探源起在一个慢悠悠的下午,我像平常那样在旧书摊里溜达,手指头轻轻拂过一本本有着岁月痕迹的书。没留神一本叫《蜀典》的古籍映入眼帘,它那朴实又简单的装帧,微微有些发黄的书页,好像在悄悄说着过去的事,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慢慢翻开书页,那些关于巴蜀之地的神秘记载,就跟一扇通向历史深处的门似的,让我急不可耐地想深入去探究。 《蜀典》是清...
24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学术长河中,有一位被梁启超盛赞“为清代考证学开其先河”的关键人物——方以智。他身处明清交替之际,风云不断变幻,不过却凭借着一部《通雅》,穿透了那笼罩着历史的迷雾,就好似一盏明灯一般,照亮了学术探索那漫长而又艰辛的路途。你是不是很好奇,这部著作到底藏着什么奥秘,能让后来的学者经常提到,还特别推崇它呢? 一方以智时代浪潮中的博学家方以智这名活在明...
21一、《誠齋集》明刊本概述 (一)《誠齋集》作者及内容简介 1. 杨万里其人 杨万里出生于北宋末年,成长于动荡不安的年代。他自幼丧母,但在父亲的影响下,勤奋读书,广拜名师,积累了深厚的学识。23 岁科考失利后,他并未气馁,继续努力,终于在 27 岁考取进士,踏上仕途。 杨万里的一生历经高宗、孝宗、光宗三朝,他立朝多大节,敢于直言进谏。他曾为国家大事多次上奏,如...
16一、《宗玄先生文集》的前世今生 (一)吴筠其人 吴筠,字贞节,华州华阴人。少通经史,善属文,性情高鲠,不耐沉浮于时。举进士不第后,十五岁便与同好隐于南阳倚帝山。他入道后,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唐玄宗多次征召他,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吴筠一生经历丰富,他曾南游金陵,访道茅山,后又东游天台,与名士相娱乐,文辞传...
14一、全唐詩話的历史价值 《全唐诗话》作为一部重要的文学典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它论及唐代诗人三百二十家,为后人研究唐代诗歌和诗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通过对这些诗人的警语钩沉和事实摭取,让我们得以一窥唐代诗歌的风貌和诗人的创作背景、人生经历。在那个诗歌繁荣的时代,从帝王公卿到贩夫走卒,不同阶层的人都在诗歌的世界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而《全唐诗话》则将他们的故事...
10一、陈姑追舟与丹桂堂的渊源 陈姑追舟这部作品出自南音广州丹桂堂,在戏曲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丹桂堂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目前已知的清丹桂堂刊本《陈姑追舟(南音)》,原书共 1 册,附木刻绘图一页,虽作者不详,但从其装帧和内容来看,无不体现着当时的艺术水准。在那个年代,丹桂堂刊印的这部作品,无论是平装本还是宣纸线装本,都展现出对...
15一、《袁中郎先生批评红梅记》的版本流传 《袁中郎先生批评红梅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丰富的版本流传。明崇祯时期,有三元堂刻本,此版本被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为一函二册的善本,还被不登大雅文庫珍本戲曲叢刊影印。此外,还有众多其他版本散见于各大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收藏有善本《玉茗堂批評紅梅記二卷》刻本,1 册,13.3X20.8cm,白口,四周单边,行字 10 行 2...
13一、陈高其人 陈高出生于元延祐二年十一月,出生地为平阳州金舟乡咸通里(今苍南县钱库镇三秀桥附近的小河川底)。其先世从福建搬来,据陈高所撰《族谱序》记载,陈氏自虞帝以来,历经数世,在五代时为避乱迁居平阳,入宋后成为乡之望族。 陈高从小博闻强记,16 岁时才名已震动温州路,与同里林齐、何岳合称为 “瀛州三杰”。至正午应行省试,因不满时文格调卑下,上书秘书卿台哈布...
7《全唐诗》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唐代诗歌总集,由清朝康熙年间的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等十人奉敕编校,最终由曹寅负责刊刻事宜。这部书共900卷,目录12卷,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至四十六年(1707年)间在扬州诗局刊刻完成。 编校与刊刻 内容与结构 学术与版本价值 以上就是全唐诗.总900卷.目录12卷.清彭定求等奉敕编校.清康熙44年至46年扬州诗局...
6《缶庐集》是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吴俊卿(后更名昌硕)所著的一部重要作品。 一、基本信息 二、作者背景 吴俊卿,原名俊,字昌硕,亦署仓硕、苍石、仓石、昌石等,别号缶庐、苦铁、破荷等,浙江安吉人。他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家,上海画派的领袖,吴派篆刻的创始人。吴昌硕在书法、绘画、篆刻、诗词等方面均有深厚造诣,尤以篆书笔法入画,金石气十足,对近代中国艺坛产生了广泛而...
6《石仓十二代诗选》是一部由明末著名学者曹学佺(字能始,号雁泽,又号石仓居士、西峰居士)所编纂的大型诗歌总集。 一、基本信息 二、内容概述 三、版本特色 四、学术价值 五、现存情况 以上就是石倉十二代詩選 編者曹学佺(明)/編者林恕(明)明刊本 诗歌总集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墨韵书香其它相关文章!
6一、书籍基本信息书名:《山带阁注楚辞》作者:蒋骥(清代),字涑畻,江苏武进人卷数:全书共十卷,包括注六卷、余论二卷、说韵一卷(部分版本可能将篇目或序跋等作为卷首一卷)出版信息:清雍正丁未年(公元1727年)蒋氏山带阁刻本,通行本有1958年中华书局排印本、1962年中华书局版、201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等 二、内容概述注释部分(六卷):包含屈原赋二十五篇的详...
4名称:《新刻陈世美三官堂琵琶记全本》类型:传统戏曲剧本涉及剧种:可能与秦腔、京剧、评剧、豫剧等多个剧种相关,具体需根据版本和演出情况而定。版本信息:存在不同版本,如清咸丰元年(1851)丹桂堂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来源:德国巴伐利亚图书馆藏。 以上就是《新刻陈世美三官堂琵琶记全本》 戏曲剧本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墨韵书香其它相关文章!
5基本信息作品名称:《六姑回门全本》类型:曲艺、剧本类书籍发布时间:该作品为清刊本,但具体出版时间不详。来源:德国巴伐利亚图书馆藏。 艺术特色传统韵味:作为曲艺或剧本类古籍,《六姑回门全本》保留了丰富的传统戏曲元素,如唱词、念白、科介(动作指示)等,展现了古代戏曲的艺术魅力。民俗风情:作品可能描绘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民俗风情、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为后世了解当时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