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岁通天帖》又称《王氏门法书》。唐代钩填本王羲之一门书翰。纸本墨迹卷。《石渠宝笈》载:卷高八寸三分,横七尺八寸八分,共十帖:一、《姨母帖》王羲之书,行书;二、《初月帖》王羲之书,草书;三、《癤肿帖》王荟书,草书;四、《翁尊体帖》草书;五、《新月帖》王徽之书,行书;六、《廿九日帖》王献之书,行书;七、《王琰牒》王僧虔书,行书;八、《卿栢酒帖》王慈书,草书;九...
10《麻姑山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是唐代杰出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麻姑山仙坛记》创作于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当时颜真卿已年近花甲,出任抚州刺史。他多次登临麻姑山,对这里的自然风光和神秘色彩感触良多。在一次游览中,他挥笔写下了这篇记述麻姑山仙女和仙人王方平相会故事,以及麻姑山道人邓紫阳奏立麻姑庙经过的楷书字碑。全文共九百余...
10《妙严寺记》,全称《湖州妙严寺记》,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此作品由牟巘撰文,赵孟頫书并篆额,纸本横卷,纵34.2厘米,横364.5厘米,现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据学者考证,该作品创作于赵孟頫五十六至六十岁左右,即元朝至大二、三年间(公元1309年左右),正值其书法技艺炉火纯青之时。 笔力厚重:赵孟頫在《妙严寺记》中展现了其深厚的笔力,笔触...
6(原图尺寸:3968×6000像素 分辨率300dpi) 《水竹居图》作为倪瓒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造诣,更蕴含了他独特的艺术追求和精神世界。《水竹居图》作于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倪瓒四十三岁之时,正值他艺术创作的高峰期。此图系倪瓒为友人高进道迁居而浮想创作,画面以青绿设色绘江南初秋景色,静谧而深远,充满了诗意。 画中,山势低平,溪水潺潺...
8清末画家于非闇所摹的《顾恺之女史人物卷全图》绢本,展现了于非闇高超的艺术技巧。 首先,从技法层面来看,于非闇的摹本充分展现了顾恺之原作的艺术特色。他运用了精细的游丝描,使画中人物的线条既沉着有力,又流畅自然。衣带飘洒,形象生动,仿佛能让人感受到画中人物那轻盈飘逸的衣袂和婀娜多姿的身姿。同时,于非闇在山石、树木的勾勒上也下了功夫,虽无皴擦,却与人物的比例相得益...
5《夏荷八景》是清代戴衢亨所绘,展现了夏日独特的自然韵味与生机。画面中的荷花,或含苞待放,或娇艳盛开,或随风摇曳,或静谧安详,每一朵荷花都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故事。戴衢亨以精湛的笔法,将荷花的形态、色彩与光影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的荷叶,或卷或舒,或浓或淡,与荷花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夏日荷塘的生动景象。在画面的构图上,戴衢亨巧妙地运用了远近、虚实、疏密等手法...
7(原图尺寸:5000×3503像素 分辨率300dpi) 《宫乐图》是一幅珍贵的唐代绘画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幅画作不仅展现了唐代宫廷的华丽盛景,更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和文化风尚。 画作采用绢本材质,细腻柔软,为绘画者提供了极佳的创作空间。绢本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载体之一,其独特的质感和光...
8《簪花仕女图卷》绢本,是中国唐代绘画艺术中的瑰宝,由著名画家周昉所绘。这幅画作以其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唐代贵族妇女的优雅生活和雍容华贵的风貌。以下是对这幅画作的详细介绍。 《簪花仕女图卷》创作于唐代盛期,正值社会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周昉,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是唐代著名的宫廷画家,尤其擅长描绘仕女图。他的画作风格细腻,人物形象...
7《挥扇仕女图》是中国唐代著名画家周昉(传)的杰作,此画以其细腻入微的描绘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该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让人陶醉在仕女们优雅而闲适的生活场景中。 画面上,几位仕女或坐或立,或挥扇或观景,她们身着华丽的服饰,佩戴着精致的饰品,展现出唐代宫廷女子的高贵与典雅。画中人物造型丰腴,体态端庄,神态各异,...
9赵孟頫,一位集书画家、文学家、音乐家于一身的旷世奇才。他的书画人生,不仅是一段传奇,更是对美的极致追求与表达。 一、家世背景与早年熏陶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生于南宋宝祐二年(公元1254年),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系子孙。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父亲赵与訔曾任宋朝的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对诗文书画有着深厚的造诣。在这样的家庭环境...
7《游春图》的故事,不仅是一幅画作的历史变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生动展现。 1. 艺术之源:展子虔的匠心独运隋朝画家展子虔,历经北齐、北周、隋三朝,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以其卓越的绘画技艺闻名于世。他擅画人物、山水、车马,尤其擅长用青绿勾填的技法表现自然山水,达到了“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游春图》正是他这一技法的集大成之作,画面以细腻的笔触和绚丽的色彩...
1倪瓒,元代杰出的画家、诗人,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并称“元四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画作和诗作均展现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生,江苏无锡人。生于元代末年,生活在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他性格孤僻,不问世事,却对艺术有着极高的追求和天赋。倪瓒的家族曾显赫一时,但随着元朝的衰落,家族也逐渐没落。他的一生充满了波...
5北宋末年,一位杰出的画家悄然崛起,他的名字叫做张择端。张择端,字正道,又字文友,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他的生平经历、个人作品以及相关轶事,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张择端生于公元1085年,自幼好学,聪慧过人。他早年游学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深受北宋文化的熏陶。在汴京的日子里,他接触到了丰富的艺术资源,开始习绘画,逐渐展现出卓越的艺术天赋。宋徽宗时期,他进...
4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而又充满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文化艺术也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其中不乏杰出的艺术家和作品。顾闳中,作为这一时期的杰出画家,以其精湛的艺术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顾闳中,生卒年不详,五代南唐时期画家,江南人,一说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顾闳中是南唐画院待诏,擅长人物画,尤擅描摹人物神情意态,与...
10《浣花溪图引》是北宋书法家黄庭坚于元祐三年(1088年)创作的一幅纸本草书作品。此时黄庭坚已四十二岁,正值其书法技艺的成熟期,作品充分展现了他晚年书法的独特风格。该作品被收录在《山谷外集》中,并著录于《孙氏书画钞》上册及《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 《浣花溪图引》的笔法苍劲有力,线条老辣,表现出“多骨少肉”的特点,这是黄庭坚晚年书法的显著特征。其线条盘曲回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