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一、赤水玄珠的前世今生 《赤水玄珠》作为明代孙一奎撰写的医书,在医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刊于万历十二年(1584),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存刻本有明副本、四库全书本、1914 年上海著易堂书局铅印本、198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等 10 多种。 全书共 37 卷,其中《赤水玄珠》30 卷,分 76 门,对内外妇儿各科病症进行了详细论述。每一门都条分缕...
16一、武备志与《军资乘》总览 《武备志》作为中国古代部头最大的综合性兵书,在明朝特定历史背景下编纂而成,其中卷 94 至卷 149 主要为《军资乘》55 卷。《军资乘》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诸多军事方面的重要事项。它分为营、战、攻、守、水、火、饷、马八类,下设 65 项细目。 在 “营” 类中,详细记载了行军设营的方法,包括营地的选择、布局以及防御设施的设置等。...
16一、杨士奇其人 杨士奇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于元末明初的乱世,一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带着他改嫁,继父罗性起初对他并不友好,但在看到杨士奇偷偷祭祀生父后,对他刮目相看,准许他恢复杨姓,并开始重点培养他。然而好景不长,继父被贬官流放,杨士奇母子再度陷入贫困。 尽管生活艰难,杨士奇却从未放弃学习。他一边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一边刻苦钻研学问。建文元年,建文帝召...
17一、惊世瑰宝现世 明嘉靖六年彩绘本《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的意外发现,如同夜空中突然绽放的璀璨烟花,瞬间吸引了各界的目光。这本古籍的出现,仿佛是从历史的长河中悄然浮出的神秘宝藏。 据记载,《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又名《雷霆玉枢宝经》《雷经》《玉枢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北宋末或南宋。而明嘉靖六年的彩绘本更是珍贵无比。全书共 137 页,总容量约...
4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董其昌55岁,这一年他书写了《岳阳楼记》。彼时他正处于补福州副使前4个月的赋闲时光。董其昌出身显赫,又身居高位,半生周旋于官场与书画艺术之间。这一阶段,他历经仕途起伏,既有春风得意之时,也难免遭遇官场暗流。在政务之余,书画成为他,(一个)寄托情思、抒发心境的出口。可能是由于暂时离开了那繁忙的官职,得到了一些空闲时间,这使他能安静...
25《溪山鱼隐图》是明代画家唐寅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水墨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卷纵约 30 厘米,横约 610 厘米,堪称唐寅传世作品中技法精湛的一幅。描绘了隐居山水之间的场景,有松树、枫树,瀑布泉水相互掩映,溪岸的石间错落着茅舍水榭。 《溪山鱼隐图》从透过一处松枫间的湖水展开,江水荡漾,山石耸立,树木成荫。江干岩岸,杂林疏朗,渔舍水榭坐落于丹枫之中。 画...
7文征明的《咏花诗》创作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 年),此时他已达 86 岁的高龄。从时代的大背景来看,明代中期文化氛围呈现出多元且繁荣的态势。在思想领域,心学逐渐兴起,对传统的程朱理学产生了一定冲击,人们的思想更加注重内心的感悟与个性的抒发,这种思潮也影响到了文学艺术创作,使得作品在表意抒情上更为细腻且多元。 社会环境方面,江南地区作为当时的经济重心,工商...
24一、惊世巨作的震撼亮相 《出警图》作为明朝的超级巨作,其震撼之处令人叹为观止。这幅长达 26 米的画卷,与《入跸图》共同组成了《出警入跸图》,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手卷画作中最长的两幅之一。 画卷中人物众多,据资料记载,《出警入跸图》包括数千位护卫、仪仗、侍从、随行百官等,场面之宏伟在历代绘画作品中极为罕见。画家以精湛的技艺,将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仿...
21一、画作的艺术魅力 《阔渚遥峰图轴》作为明代画家李在的杰作,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此画取全景式山水,画面山峦叠起,状若卷云,杂树丛生。那雄伟的气势仿佛能将观者带入一个宏大的山水世界之中。 皴笔细密扎实,使得山石的纹理清晰可辨,仿佛能感受到画家在创作时的用心与专注。墨韵浑厚,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深沉的底蕴。画中的树木呈 “蟹爪枝” 状,从意境和笔法来看,...
21一、陈洪绶与《蕉林酌酒图》的地位 陈洪绶在明末清初画坛的地位举足轻重。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幼年便显聪颖天性,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后入京临摹历代帝王像,以精湛技艺和高古奇诡的品格名扬京华,与崔子忠并称 “南陈北崔”,更被当代国际学者评选为 “代表 17 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 《蕉林酌酒图》在陈洪绶的作品中极具代表性。此画纵 156...
15一、陈淳其人其艺 陈淳出生于 1483 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他出生在一个文人士大夫家庭,祖父陈璚官至南京左副都御史,家中颇多书画收藏,父亲陈钥与文徵明为通家之好。陈淳既有家学渊源,又师从文徵明学习诗文、书法、绘画,青年时便崭露头角,选补邑庠生,“时流推高,令誉日起”。 在绘画方面,陈淳早期多习元人的绘画...
15一、本草纲目的诞生与作者 《本草纲目》诞生的艰难历程 《本草纲目》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李时珍在撰写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从 34 岁开始动笔,历经三次修改,花费了 27 个年头才最终完成。在此期间,他参看了近 1000 种著作,为写这本书而作的札记据估计有 1000 万字。为了确保书中内容的准确性,他走了上万里的路,访问了上千个人,足迹遍布湖北、湖南、江...
14一、全唐詩話的历史价值 《全唐诗话》作为一部重要的文学典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它论及唐代诗人三百二十家,为后人研究唐代诗歌和诗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通过对这些诗人的警语钩沉和事实摭取,让我们得以一窥唐代诗歌的风貌和诗人的创作背景、人生经历。在那个诗歌繁荣的时代,从帝王公卿到贩夫走卒,不同阶层的人都在诗歌的世界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而《全唐诗话》则将他们的故事...
8文征明,原名壁,字征明,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人。生于成化六年(公元 1470 年)十一月六日。文征明的父亲文林曾做过永嘉知县,后升任温州太守,文征明三岁便随家去了温州。他开蒙极晚,七岁才能站立,十一岁方能清晰开口说话,此后就读私塾。文征明学文于吴宽,学画于沈周,书法学李应祯,在诗文、绘画、书法等领域皆取得很高成就。在诗文上...
20一、传世之作初印象 《关羽擒将图》是明代商喜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以三国时期关羽水淹七军、生擒庞德的故事为背景,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画中人物高大,气势雄壮。关羽长须美髯,气宇轩昂,身穿铠甲,斜披绿袍,手抱单膝坐于青松之下,神态从容自得。周仓手持青龙偃月刀侍立一旁,关平拔剑威慑。而庞德衣衫尽褪被两裨将绑在木桩之上,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