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历代国画 第7页

五代 黄居寀 《花卉写生图册》富丽浓艳 浓厚华丽 “黄家体制”

19
一、黄居寀与花卉写生图册的渊源 黄居寀作为五代十国名画家黄筌之子,自幼便深受艺术的熏陶。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他,在绘画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黄居寀善画花鸟山水,其作品风格独特,在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花卉写生图册》便是黄居寀的经典之作。此图册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密切相关。五代十国时期,绘画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宫廷对绘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赞 (0)阅读(215)

清 焦秉贞《耕织图册》46 幅 描绘了农耕生产的各个环节

22
一、焦秉贞与《耕织图册》的渊源 焦秉贞,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清康熙时期,字尔正,山东济宁人。他是天主教传教士汤若望的门生,康熙时官钦天监五官正,供奉内廷。善绘肖像,以画 “御容” 称旨,其绘画吸收西洋画法,重明暗,楼台界画,刻划精工。 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南巡时,意外得获南宋楼璹《耕织图》。楼璹在南宋绍兴年间任临安府于潜令时,绘制《耕织图》呈献给宋高...
赞 (0)阅读(254)

清 华岩 《山水十二开》“空谷之音” 的美誉 绘画、书法、诗歌 “三绝”

13
一、华岩其人其画 华岩,字德嵩,又字秋岳,号新罗山人等,生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 年)福建上杭一户纸工家庭。自幼家境贫寒,仅在蒙馆读书两年便因父逝辍学,在纸坊当徒工期间,利用废纸自习绘画,渐谙画技。后因族中修宗祠,华岩虽画技娴熟却因出身卑贱被拒,愤而在祠堂画下《高山云鹤》《水国浮牛》《青松悬崖》《倚马题诗》四幅壁画后出走杭州。 在杭州,华岩结识众多文人学士...
赞 (0)阅读(193)

北宋 赵令穰 《陶潜赏菊图》陶渊明归隐生活 董其昌、詹同、蔡哲、中山居士、张羽、苏伯衡题跋

18
一、画作背景与画家生平 赵令穰,身为宋太祖赵匡胤五世孙,其身份在绘画领域赋予了他独特的视角与创作背景。作为皇族成员,赵令穰自幼便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他幼时即爱书画,且富于文学修养,家藏晋唐以来法书名画,这为他的艺术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画家文人时相往来的经历,进一步拓宽了他的艺术视野。赵佶(宋徽宗)为端王时亦与他交游,切磋画艺,可见其在当时艺术圈中的地位...
赞 (0)阅读(192)

宋代山水画近景构图的开山之作 北宋 高克明《溪山雪意图卷》绢本

20
一、画作的传奇身世 《溪山雪意图卷》的身世可谓充满传奇色彩。此画最初被认为是北宋画家高克明所作,其创作背景反映出画家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独特的艺术追求。高克明的山水画创作大多从实地观察中获取素材,经过深思熟虑和苦心经营,采撷诸家之美,自成一格。 这幅画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多位名人收藏。从明朝的朱棡(1358 年 12 月 18 日-1398 年 4 月 22 日...
赞 (0)阅读(169)

北宋(燕文贵款)《扬鞭催马送粮忙图》描绘老百姓为前线军队送军粮的场面

17
一、画作概述 《扬鞭催马送粮忙图》是一幅充满故事性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作者燕文贵大概出生在北宋初年,主要活动于赵光义、赵恒和赵祯三朝。他行伍出身,早年当过兵,虽没有明确的学画经历和师承,但通过临摹前贤作品,尤其是工细精致风格的山水,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这幅《扬鞭催马送粮忙图》描绘的是老百姓辛苦为前线军队送军粮的场面。画作纸本设色,纵 51.4 厘米...
赞 (0)阅读(169)

元 赵雍 《先贤图卷》绢本 元代人物画中的神品

17
一、赵雍与先贤图卷的初印象 雍,生于 1289 年,卒于 1369 年,字仲穆,元代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作为宋朝皇室赵氏家族后裔,他在父亲赵孟頫的帮助下成为高级官员,先后担任集贤待制、湖州路总管府事等职务。赵雍擅长多种绘画题材,尤其精于人物、山水和马鞍上的马,其书法也十分出色,擅长正、行、草,亦长篆书。 赵雍的作品《先贤图卷》可谓是元代人物画中的神品。此图卷...
赞 (0)阅读(179)

宋 杨柳 《暮归图》 绢本 对自然与农耕生活的热爱

14
一、暮归图的神秘面纱 《暮归图》作为宋代杨柳的杰作,如今安静地躺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魅力。这幅绢本设色的作品尺寸为 44x92cm,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艺术气息。 画面描绘的是江南新春傍晚的景色,几棵杨柳垂条,仿佛是大自然的舞者,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它们掩映着溪桥田野,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宁静与诗意。远处山峦淹没在层层...
赞 (0)阅读(197)

清 刘彦冲 《听阮图》纸本 听阮琴悠扬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6
一、《听阮图》的整体风貌 《听阮图》如一幅静谧的诗意画卷缓缓展开。画中,身着高冕宽服的文人抱膝而坐,神态悠然,沉浸在阮琴的美妙旋律之中。他身旁的歌女专注地弹奏着阮琴,那悠扬的琴声仿佛能穿透画面,萦绕在观者耳畔。周围芳草如茵,以大面积花青渲染的草地,如同涌动的云雾,重色细笔根根绘出的草叶,间以浓淡变化,营造出一种雾动云涌的奇幻之感。 梧桐枝叶繁茂,近乎淡墨白描...
赞 (0)阅读(216)

南宋 扬无咎 《四梅图卷》“静观万象,简淡空灵” 的美学追求

24
一、画家与作品简介 南宋画家扬无咎,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他以墨梅著称于世,绘画常使诗(词)书画相互配合,共为一堂,著有《逃禅词集》传世。其绘画风格独特,既工致逼真又富文人豪放的写意情趣。 《四梅图卷》是扬无咎的代表作品之一。此卷作于画家 69 岁,应友人范端伯之请而画。全卷共分四段,分别描绘了梅花未...
赞 (0)阅读(189)

南宋 梁楷 耕织图卷 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农耕文化

20
一、梁楷与《耕织图卷》的初印象 梁楷,南宋人,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他曾为画院待诏,却因厌恶画院规矩,将皇帝赐予的金带悬壁,离职而去,号称“梁疯子”。梁楷善画山水、佛道、鬼神等题材,其作品以简练的笔墨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准确抓取事物本质特征,把写意画推上了新高度。 《耕织图卷》以绢本呈现,尺寸为 25x210cm,现藏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此图卷描绘了南...
赞 (0)阅读(254)

南宋 李唐 晋文公复国图绢本 采用连环绘图形式生动地展现晋文公的复国故事

24
一、李唐与《晋文公复国图》的背景 李唐,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末南宋初画家,精于山水画和人物画。约在北宋宣和年间入宫廷宣和画院供职。1127 年金兵陷汴梁后,李唐颠沛流离,南渡流落临安,以近八十的高龄入绍兴画院,并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 北宋末年,时局动荡,金兵南下,攻破北宋都城汴京。李唐在战乱中历经艰难险阻,一路南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
赞 (0)阅读(223)

清|唐岱、丁观鹏 清院本《十二月令图冊》古代中国社会风貌

25
一、清院本十二月令图册概述 清院本十二月令图册是清代画院中唐岱、丁观鹏等多位画家合作的杰作。此图册以一年十二个月为时间线索,细腻地描绘出民间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季节的流转变化。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成为了珍贵的艺术瑰宝。 这幅图册以绢本绘制,原作长 175cm,宽 97cm。画家们运用焦点透视法绘制庭园景致,将画面空间分割出不同区域,再填入当月的代表活动。从正...
赞 (2)阅读(222)

清 汪士慎 花卉山水图册页 “画梅圣手之誉”

9
一、汪士慎与花卉山水图册页 (一)汪士慎的人生轨迹 汪士慎出生于安徽休宁,37 岁时携家带口来到扬州。他投奔老乡马曰琯、马曰璐兄弟,受到厚待,被安排住在 “七峰亭”,后将其命名为 “七峰草堂”,自名 “七峰居士”。汪士慎在扬州以卖画为生,但当时社会风行师古之风,他的画作有浓厚文人画气息,不受拘束,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导致销路不佳,如他自己所说 “自笑成孤调。...
赞 (0)阅读(197)

清 朱耷 花鸟山水册八开 “八大画以简略胜”

10
一、朱耷其人其艺 朱耷,生于1626年,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他出生在封建贵族家庭,祖父朱多炡善诗词、精书画,父亲朱谋觐擅工书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朱耷自幼聪慧,8岁能作诗,11岁能画青山绿水,还能悬腕写米家小楷。1644年,明亡后,朱耷的人生发生了巨大转折。他先后在进贤、新建、奉新山中隐居,为躲避清军追杀,奉母带弟出家为僧,法名传綮。后又改信道教,成...
赞 (0)阅读(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