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一、李衎其人其画 (一)生平概述 李衎出生于元朝蓟丘(今北京市),在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 年)担任吏部尚书,拜集贤殿大学士、荣禄大夫。晚年因疾病辞官,寓居维扬(今江苏扬州),享年七十五岁,死后追封蓟国公,谥号文简。他的一生历经官场沉浮,却始终对绘画保持着高度的热爱。李衎著有《竹谱详录》七卷,这部著作详细记录了他对竹子的观察、理解和绘画技巧,成为后世学习画...
16一、画作概述 《枫鹰稚鸡图轴》是南宋宫廷画家李迪的杰作,创作于庆元丙辰岁(1196 年)。此画为绢本设色,纵 189 厘米,横 209.5 厘米,是传世宋画中罕见的巨幅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成为众多艺术爱好者和研究者瞩目的瑰宝。 这幅画以其独特的对角线构图而闻名。主体禽鸟雄鹰被置于左上角枯枝之巅,俯首下视,紧紧盯着右下角的锦雉。锦雉张口鸣叫,正向草丛...
14一、居廉的艺术人生 居廉出生于广东番禺,自幼从堂兄居巢学画,开启了他的艺术人生。他的绘画风格细腻入微,善画花鸟、草虫及人物,尤其擅长写生。在继承恽寿平没骨画法的基础上,居廉广泛运用撞水和撞粉法,开创了艺术新风。这种独特的技法使他的作品既具有传统绘画的韵味,又充满了现代感。居廉一生桃李满天下,培养出了众多著名画家,如高剑父、陈树人等。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居廉的绘画...
16郎世宁,1688 年生于意大利米兰市。19 岁入热那亚耶稣会,不久便为该市修道院内小教堂绘了两幅宗教画。那时欧洲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极为向往,1715 年,27 岁的郎世宁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 初到中国的郎世宁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郎世宁在绘画创作中,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
12金农(1687-1763),字寿门,又字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久居扬州,以卖书画自给。他好游历,嗜奇好学,工于诗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 书法上,金农首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世称“漆书”,个性强烈,受到世人追捧。绘画上,金农五十三岁后才专注于此,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
13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自号石室先生,四川梓州(今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诗人,与苏轼并称“竹痴”,二人不仅是亲戚,更是艺术上的知音。 文同于皇祐元年(1049年)中进士,历任多地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任太守,世称“文湖州”。然而,他虽身居官场,却思想倾向保守,不适应王安石变法,故多回避党派之争,...
12关于徐泽的生平,史书记载并不详尽,但根据现有资料推测,他应是元代一位颇具才华的画家。尽管其生平事迹略显模糊,但《架上鹰图》的精湛技艺足以证明他在花鸟画领域的深厚造诣。在中国绘画史上,徐泽虽非家喻户晓的大师,但其作品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价值,赢得了后世的高度评价。 《架上鹰图》采用绢本设色,尺寸为51.99×78.66cm,画面构图严谨,色彩运...
11徐悲鸿(1895-1953),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人,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习画,后赴日本、法国深造,广泛吸收中西绘画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革新,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艺术主张,对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雄鹰》是徐悲鸿绘画生...
14苏汉臣,生于公元1094年,卒于1172年,北宋末至南宋初的杰出画家,汴京(今河南开封)人。他的一生跨越了两个朝代,不仅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担任画院待诏,南渡后又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复职,直至孝宗隆兴初年(1163)任承信郎。 苏汉臣师承画院待诏刘宗古,工画道释、人物,尤善婴孩,其画作细腻生动,色彩鲜润,被后世誉为儿童...
13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大都(今北京)房山人,祖上为西域人,后融入汉族文化圈。他的一生跨越了政治与艺术的双重领域,官至刑部尚书,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高克恭善画山水、墨竹,尤以墨竹著称,与赵孟頫齐名,时人誉之为“南赵北高”。他的画作不仅技法精湛,更融入了深厚的文化修养与人生哲理,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墨竹坡石图》是一幅典型的元代...
12李成(919年-约967年),字咸熙,原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后因五代战乱,其家族避乱迁至山东青州,故又称“李营丘”。他出身于唐宗室,祖父李鼎曾任唐朝国子祭酒和苏州刺史,家学渊源深厚。 李成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尤擅山水,与范宽、关仝并称为“北宋三大家”,其山水画作被后世誉为“古今第一”,影响深远。 《寒鸦图卷》是李成的代表作之一,纵27.1cm,横1...
17一、传奇人生 意外登基 宋徽宗赵佶生于 1082 年,为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宁国公、遂宁郡王、端王。哲宗去世后,在向太后支持下登上皇位。当时,朝廷对于皇位继承人选存在争议,但向太后力主赵佶继位。赵佶原本只是一位喜好书画、艺术的王爷,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皇帝。然而,命运的转折就这样降临在他身上。 北宋 赵佶 瑞鹤图(全卷)绢本51X138cm ...
7文物背景 《十骏马图册》是清代法籍画家王致诚(Jean Denis Attiret)所绘,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王致诚,作为法国耶稣会传教士,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受法王路易十四派遣来华,成为乾隆朝宫廷画家,其艺术成就与郎世宁齐名,但在中国历史上的知名度相对较低。这套《十骏马图册》不仅是王致诚的代表作,也是他唯一署有名款的存世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3钱维城(1720-1772),初名辛来,字宗磐,一字幼安,号纫庵、茶山,晚号稼轩,江苏武进(今常州)人。自幼聪颖好学,乾隆十年(1745年)高中状元,步入仕途,官至刑部侍郎,谥文敏。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更是清代著名的宫廷画家,书法宗苏轼,绘画初从族祖母陈书学写意折枝花果,后得董邦达亲授,专攻山水,终成一代名家。钱维城的作品多被清宫收藏,著录于《石渠宝笈》等...
13黄居寀(933-993以后),字伯鸾,四川成都人,出身于五代十国时期的绘画世家,乃名画家黄筌之子。自幼耳濡目染,深研家学,黄居寀在花鸟画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初为西蜀孟昶朝翰林待诏,为宫廷作画,后随蜀主降宋,继续在京供职宫廷,负责收罗和鉴定名画,深受太宗皇帝宠遇,委以搜访名画、诠定品目之重责。黄筌父子之画艺,在北宋初期成为图画院评定优劣之标准,其影响力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