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清朝 第8页

古籍善本

礼记.嘉靖31年跋.魁本大字校刊本

7
《礼记》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自古以来便是学者们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文献。嘉靖三十一年跋的魁本大字校刊本,更是这一经典在历史长河中的一次重要传承与呈现。 嘉靖三十一年,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期间,文化繁荣,学术昌盛。这一时期,对于经典文献的整理与校勘工作尤为重视。魁本大字校刊本《礼记》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一版本不仅字体厚重典雅,版式疏朗,更在内容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赞 (0)阅读(225)
历代国画

清末 于非闇 摹顾恺之女史人物卷全图绢本408×28.7

8
清末画家于非闇所摹的《顾恺之女史人物卷全图》绢本,展现了于非闇高超的艺术技巧。 首先,从技法层面来看,于非闇的摹本充分展现了顾恺之原作的艺术特色。他运用了精细的游丝描,使画中人物的线条既沉着有力,又流畅自然。衣带飘洒,形象生动,仿佛能让人感受到画中人物那轻盈飘逸的衣袂和婀娜多姿的身姿。同时,于非闇在山石、树木的勾勒上也下了功夫,虽无皴擦,却与人物的比例相得益...
赞 (0)阅读(242)
历代国画

夏荷八景.夏槐八景.清.戴衢亨绘.各八开.纸本设色(14.7×31.6厘米)清嘉庆十三年绘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5
《夏荷八景》是清代戴衢亨所绘,展现了夏日独特的自然韵味与生机。画面中的荷花,或含苞待放,或娇艳盛开,或随风摇曳,或静谧安详,每一朵荷花都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故事。戴衢亨以精湛的笔法,将荷花的形态、色彩与光影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的荷叶,或卷或舒,或浓或淡,与荷花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夏日荷塘的生动景象。在画面的构图上,戴衢亨巧妙地运用了远近、虚实、疏密等手法...
赞 (0)阅读(221)
古籍善本

鲁班经.新镌工师雕斲正式鲁班木经匠家镜.清午荣彙编.清刊本

6
《鲁班经.新镌工师雕斲正式鲁班木经匠家镜》是一部集中国古代木工技艺之大成的经典之作,由清代著名匠师午荣彙编而成。这部珍贵的著作不仅详细记录了木工行业的各种技艺和规矩,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旨在深入介绍这部清代刊本的《鲁班经》及其所承载的木工智慧。 《鲁班经》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他被誉为“木工祖师”,其技艺和智慧在...
赞 (0)阅读(244)
古籍善本

易经.嘉靖31年跋.魁本大字校刊本

5
《易经》嘉靖31年跋.魁本大字校刊本的母本源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翁溥刊本《五经正文》,这一版本在明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当时,随着明代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发展,书籍的刊印与流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翁溥等学者对《易经》进行了精心整理与校勘,使之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一版本的《易经》不仅文字准确、注释详尽,而且版式精美、印刷精...
赞 (0)阅读(214)
历代国画

清 郎世宁 百骏图 绢94.5×776.2

8
清代画家郎世宁的《百骏图》是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绢本画作,它不仅在绘画技巧上展现了非凡的才华,更在内容上寓意深远,是中国古代绘画宝库中的瑰宝。 《百骏图》是郎世宁在清代宫廷任职期间所创作的一幅作品。郎世宁,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后入天主教,改名郎世宁。他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中国,因擅长绘画而进入宫廷,成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御用画师。在宫廷中,郎世...
赞 (0)阅读(314)
佳作趣话

朱耷“白眼”画风背后的秘密:独特艺术魅力,深邃时代情感

11
朱耷,字刃庵,号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画家,以其独特的水墨写意花鸟画闻名于世,尤其以禽鸟和鱼的形象中常见的“白眼向人”特点而著称。 白眼形象:朱耷在画鱼、鸟等动物时,常将它们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的样子,这种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手法,使画面具有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独特的艺术效果。这种白眼形象不仅是对客观物象的变形,更是画家内心情感的直接流露。 象征寓意:白...
赞 (5)阅读(392)
古籍善本

诗经.嘉靖31年跋.魁本大字校刊本

3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嘉靖三十一年,明朝中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书籍的刊刻与出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魁本大字校刊本《诗经》应运而生。该版本以大字印刷,版面疏朗,字迹清晰,极易阅读。同时,其校勘之精细,注释之详尽,更是为后世所推崇。 ...
赞 (0)阅读(201)
古籍善本

书经.嘉靖31年跋.魁本大字校刊本

5
在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的跋魁本大字校刊本《书经》以其独特的版本价值和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和藏书家的目光。这部古籍不仅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以其精美的装帧和校勘的精细,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书法的珍贵资料。 《书经》,又称《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政治文献汇编,记录了从尧舜时代到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
赞 (0)阅读(185)
佳作趣话

《聊斋志异》半部原稿:历经劫难,传奇重生的文学瑰宝

10
《聊斋志异》半部原稿的传奇故事,是一段跨越数百年、历经风雨却终得传承的非凡篇章。这部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其手稿的命运充满了传奇色彩,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故事始于清代,一位名叫蒲松龄的文学家,用四十余年的光阴,搜集素材、精心撰写,最终完成了这部奇书。他对这部手稿视如珍宝,临终前更是特意嘱咐儿孙,不得轻易示人。这份珍视,为手稿的传奇故事埋下了伏笔...
赞 (1)阅读(179)
古籍善本

聊斋全图清绘,奥地利国家博物馆收藏

7
《聊斋全图清绘》是一部汇聚了清代画家精湛技艺与《聊斋志异》神秘故事的艺术瑰宝。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清代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更将古典文学中的奇幻世界以图像的形式呈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聊斋全图清绘》的创作背景源于清代文人对《聊斋志异》这部古典小说的热爱与推崇。作为一部集志怪、传奇、神话于一体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叙事风格...
赞 (1)阅读(190)
古籍善本

春秋.嘉靖31年跋.魁本大字校刊本

4
《春秋.嘉靖31年跋.魁本大字校刊本》是一部珍贵的古籍,它承载着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文化、哲学等领域的重要文献。此校刊本以其独特的魁本大字形式,为后世提供了清晰易读的文本,使得这一古老经典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嘉靖31年跋.魁本大字校刊本《春秋》的编纂背景,正值明朝嘉靖年间。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为古籍的编纂和校勘...
赞 (0)阅读(202)
古籍善本

蜀道驿程记.卷上下.王士祯著.康煕年刊

4
《蜀道驿程记》是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祯(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所著的一部旅行记,该书详细记载了他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奉命典试四川乡试的往返行程,以及沿途所见所闻、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作为一部兼具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著作,《蜀道驿程记》不仅为我们今天了解清初四川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展现了王士祯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
赞 (0)阅读(224)
古籍善本

少林寺志.清.叶封.焦钦宠.辑.施奕.焦如蘅.补.乾隆年刊

3
在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少林寺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研究中国佛教禅宗和少林武术的重要史料。这部由清代叶封、焦钦宠原辑,施奕、焦如蘅补辑的志书,于乾隆年间刊行,不仅记录了少林寺的兴衰历程,更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武术传承。以下,我们将对《少林寺志》进行一番深入的赏析。 一、编纂背景与意义 《少林寺志》的编纂,始于康熙三十五年前后,由焦钦宠等人初稿完...
赞 (0)阅读(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