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历史地理类 第2页

古籍善本

《定南大將軍兼多羅貝勒尚善致吳三桂約戰書》背后的故事 尚善:清初风云中的传奇将领

13
一、尚善其人 尚善作为和硕庄亲王舒尔哈齐之孙,在清朝初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顺治元年(1644 年),他承袭其父费扬武的爵位为辅国公,随后进位为固山贝子。清军入关时,尚善跟随大军一同入关,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 顺治二年(1645 年),尚善跟从豫亲王多铎南征,成功击败李自成的农民军主力。当时李自成部队以三百骑兵冲击清军,却被尚善轻松击败。此后,他又参...
赞 (0)阅读(195)
历代国画

南宋 李唐 晋文公复国图绢本 采用连环绘图形式生动地展现晋文公的复国故事

24
一、李唐与《晋文公复国图》的背景 李唐,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末南宋初画家,精于山水画和人物画。约在北宋宣和年间入宫廷宣和画院供职。1127 年金兵陷汴梁后,李唐颠沛流离,南渡流落临安,以近八十的高龄入绍兴画院,并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 北宋末年,时局动荡,金兵南下,攻破北宋都城汴京。李唐在战乱中历经艰难险阻,一路南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
赞 (0)阅读(210)
古籍善本

辛丑消夏记5卷.清.吴荣光撰.清光绪31年叶氏郋园刊本

6
《辛丑消夏记》五卷,是清代著名官员、诗人、书法家、藏书家及书画金石鉴藏家吴荣光(1773—1843)所撰的一部重要著作。以下是对该书及其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叶氏郋园刊本的介绍: 一、书籍基本信息 二、作者及背景 三、书籍内容 四、刊本特点 《辛丑消夏记》五卷及其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叶氏郋园刊本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金石书画类著作。该书...
赞 (0)阅读(231)
古籍善本

历代画史汇传72卷.清.彭蕴璨编.民国8年上海锦章图书局石印本 《画史汇传》《历朝画史传》

6
《历代画史汇传》是一部由清代学者彭蕴璨编写的画史传著作,全书共72卷,另有附录2卷。 一、基本信息 二、内容概述 三、版本信息 四、学术价值 以上就是历代画史汇传72卷.清.彭蕴璨编.民国8年上海锦章图书局石印本 《画史汇传》《历朝画史传》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墨韵书香其它相关文章!
赞 (0)阅读(225)
古籍善本

焦太史編輯国朝献徴録 著者焦竑(明)明万暦徐象橒刊本

6
《国朝献徴録》,又称《国史献徴録》或简称《献徴録》,是明代学者焦竑编纂的一部重要史料文献。 一、基本信息 二、内容概述 三、版本特色 四、学术价值 五、现存情况 以上就是焦太史編輯国朝献徴録 著者焦竑(明)明万暦徐象橒刊本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墨韵书香其它相关文章!
赞 (0)阅读(277)
古籍善本

資治通鑑綱目 著者朱熹(宋)明刊本

6
《资治通鉴纲目》(简称《通鉴纲目》)是南宋大儒朱熹与其弟子赵师渊共同编著的一部史学巨著。 一、基本信息 二、内容概述 三、学术价值 四、版本与流传 五、专业评价 以上就是資治通鑑綱目 著者朱熹(宋)明刊本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墨韵书香其它相关文章!
赞 (0)阅读(195)
古籍善本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德国巴伐利亚图书馆藏汉籍

5
北魏崔鸿所著的《十六国春秋》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纪传体史书: 一、基本信息 二、内容概述 《十六国春秋》记录了从西晋末年(公元304年)至北魏统一北方前(公元439年),中国北方及四川地区十六个割据政权的兴亡历史。这些政权包括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前凉、后凉、西凉、南凉、西秦、北凉等。崔鸿通过搜集、整理这些政权的史书资...
赞 (0)阅读(286)
古籍善本

流失海外《大明一统志》 德国巴伐利亚图书馆藏汉籍

6
一、书籍基本信息 二、内容概述 《大明一统志》全面系统地记录了明代行政区划的地理、人物资料。该书以当时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纲,以及所属的一百四十九府为目,下设建置、沿革、郡名、形胜、风俗、山川、土产、公署、学校、书院、宫室、关津、寺观、祠庙、陵墓、古迹、名宦、流寓、人物、列女、仙释等38门,作简略说明。书末还记述了相邻近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形势。 三、版本与收藏...
赞 (0)阅读(209)
古籍善本

桂洲奏议二十卷.明·夏言撰.嘉靖二十年刊本

7
《桂洲奏议》二十卷,由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夏言撰写,嘉靖二十年(1541年)刊行。 作者背景 夏言(1482年7月14日—1548年11月1日),字公谨,汉族,江西贵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进士,初授行人,后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著称。明世宗继位后,夏言因上疏奏陈武宗朝弊政而受到世宗赏识,逐渐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成为内阁首辅。夏言豪迈强直,纵...
赞 (0)阅读(157)
古籍善本

国朝列卿纪一六五卷.明·雷礼编.万历刻本

5
《国朝列卿纪》是一部由明代嘉靖年间的工部尚书雷礼编纂的私修史书,全书共一百六十五卷,万历年间由徐鉴完整刊刻。这部著作不仅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还在体例上进行了创新,将年表与行实相结合,以传记为主,事纪为辅,是研究明史的重要史料之一。 编纂背景与目的 雷礼编纂此书的目的在于规劝君王,以正世风。当时,明朝统治危机日益凸显,社会矛盾尖锐,皇帝昏庸无能,宦官专权加剧。...
赞 (0)阅读(208)
古籍善本

《三國志》45卷【晉】陳壽撰 【明】馮夢禎 黃汝良 裴松之 出版商:南京國子監 萬曆24年(西元1596年)

5
基本信息 版本特色 内容概述 《三国志》共65卷,分为《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共60年的历史。陈寿以纪传体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状况,以及众多历史人物的形象和事迹。裴松之的注释则广泛搜罗了魏晋时期的史料,对原著进行了大量的增补和考...
赞 (0)阅读(235)
古籍善本

《三國志》45卷【晉】陳壽撰 【明】馮夢禎 黃汝良 裴松之 出版商:南京國子監 萬曆24年(西元1596年)

5
基本信息 版本特色 内容概述 《三国志》共65卷,分为《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共60年的历史。陈寿以纪传体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状况,以及众多历史人物的形象和事迹。裴松之的注释则广泛搜罗了魏晋时期的史料,对原著进行了大量的增补和考...
赞 (0)阅读(184)
古籍善本

东林列传二四卷.清·陈鼎辑.康熙五十年铁肩书屋藏版

6
《东林列传》二十四卷,由清代学者陈鼎辑录,是研究和了解东林书院及东林学派相关人物的重要史料。 一、作者及背景姓名:陈鼎字号:字定九,又字九符、子重,号鹤沙,晚号铁肩道人籍贯:江阴周庄镇陈家仓人(现周西村人)生卒年:约生于顺治七年(1650年),卒年不详职业:历史学家、旅游文学家 陈鼎生平未详,但据其自述及作品内容可推知其生活在明末清初,且对明代历史有深入研究...
赞 (0)阅读(193)
古籍善本

大明会典.明·张居正等编纂.明内府刻本

6
《大明会典》是由明代张居正等人编纂的一部重要史书,其明内府刻本更是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文献价值。 一、编纂背景与过程 《大明会典》的编纂始于弘治十年(1497年),旨在系统整理和总结明代的典章制度。此后,历经正德、嘉靖、万历等朝的不断增补和修订。万历年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相对稳定以及张居正改革的推进,重修《大明会典》成为必然之势。万历四年(1576年),明神宗...
赞 (0)阅读(230)
古籍善本

《筹海图编》 明代 海防著作 十三卷.胡宗宪撰.明刻胡维极校本

6
《筹海图编》是一部关于明代海防的重要著作,共十三卷,虽然传统上多误记为明胡宗宪撰,但实际上其主要编纂者为郑若曾,胡宗宪在其中担任了总编审定的角色。 一、书籍背景与作者编纂背景:明朝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频繁遭受倭寇侵扰,造成巨大破坏。为防御倭寇,加强海防,胡宗宪总督浙江军务时,聘请郑若曾等人收集海防有关资料,编辑成此书。主要作者:郑若曾(1503-1570)...
赞 (0)阅读(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