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艺术类 第19页

名人名家

清 丁观鹏:宫廷画坛的璀璨之星 乾隆御用画家 与郎世宁齐名

13
一、丁观鹏其人 丁观鹏在清代画坛可谓独树一帜。他约活动于康熙晚期至乾隆三十五年,出生于顺天(今北京市)。雍正四年,丁观鹏进入宫廷成为供奉画家,开启了他辉煌的宫廷绘画生涯。 丁观鹏擅长画人物、道释、山水,尤其精于仙佛、神像。其作品以宋人为法,不尚奇诡,画风工整细致。他学明代丁云鹏笔法,有出蓝之誉。在宫廷画院五十年左右,作品近二百件,可见其创作之勤奋与才华之出众...
赞 (1)阅读(308)
古籍善本

辛丑消夏记5卷.清.吴荣光撰.清光绪31年叶氏郋园刊本

6
《辛丑消夏记》五卷,是清代著名官员、诗人、书法家、藏书家及书画金石鉴藏家吴荣光(1773—1843)所撰的一部重要著作。以下是对该书及其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叶氏郋园刊本的介绍: 一、书籍基本信息 二、作者及背景 三、书籍内容 四、刊本特点 《辛丑消夏记》五卷及其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叶氏郋园刊本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金石书画类著作。该书...
赞 (0)阅读(245)
古籍善本

缶庐集5卷.清.吴俊卿撰.民国9年刊本

6
《缶庐集》是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吴俊卿(后更名昌硕)所著的一部重要作品。 一、基本信息 二、作者背景 吴俊卿,原名俊,字昌硕,亦署仓硕、苍石、仓石、昌石等,别号缶庐、苦铁、破荷等,浙江安吉人。他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家,上海画派的领袖,吴派篆刻的创始人。吴昌硕在书法、绘画、篆刻、诗词等方面均有深厚造诣,尤以篆书笔法入画,金石气十足,对近代中国艺坛产生了广泛而...
赞 (0)阅读(256)
古籍善本

历代画史汇传72卷.清.彭蕴璨编.民国8年上海锦章图书局石印本 《画史汇传》《历朝画史传》

6
《历代画史汇传》是一部由清代学者彭蕴璨编写的画史传著作,全书共72卷,另有附录2卷。 一、基本信息 二、内容概述 三、版本信息 四、学术价值 以上就是历代画史汇传72卷.清.彭蕴璨编.民国8年上海锦章图书局石印本 《画史汇传》《历朝画史传》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墨韵书香其它相关文章!
赞 (0)阅读(237)
历代书法

(东晋)王羲之 行书 《快雪时晴帖》誉为 “二十八骊珠”“天下法书第一”“神乎技矣”“天下无双,古今鲜对”

19
一、《快雪时晴帖》的艺术魅力 《快雪时晴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璀璨明珠。其笔法圆劲古雅,提按顿挫节奏起伏平和,以圆笔藏锋为主,起笔与收笔匀整安稳,从容不迫,骨力中藏。整帖雍容古雅,圆浑研媚,或行或楷,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流利秀美。 结体匀整安稳,以方形为主,行书中带有楷书笔意,富有轻快的节奏感。帖中 “羲之顿首” 以行草开...
赞 (0)阅读(356)
历代书法

宋|黄庭坚 草书《诸上座帖》:笔意纵横、气势苍浑雄伟,充满禅家气息

15
一、《诸上座帖》的艺术魅力 黄庭坚《诸上座帖》作为草书代表作,其笔意纵横、气势苍浑雄伟,充满禅家气息。 (一)独特的笔画风格 阐述其笔画连贯且充满节奏,动感与力量并存,韵律独特,展现出高超的书艺。 黄庭坚的《诸上座帖》每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故事,笔画间的连贯性与动态感十足。大量的连带和呼应让作品如在纸上跳动,精心设计的字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形成节奏感,和谐又充满...
赞 (0)阅读(315)
历代书法

(明)文征明篆书千字文 “吴门四才子”之一

8
一、文征明与篆书千字文的邂逅 文征明,明代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生于苏州府长洲县。他学文于吴宽,学画于沈周,书法学李应祯,在诗文、绘画、书法等领域皆取得极高成就。与祝允明、唐寅、徐桢卿并称 “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 “吴门四家”,与祝允明、王宠并称为 “吴中三家”。文征明的一生充满坎坷,屡试不第,却在失意中成就了卓越的艺术人生。 文征明生活...
赞 (0)阅读(212)
历代书法

元|赵孟頫《陶渊明像传》连环画形式记载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的生活镜头

26
一、作品概述 赵孟頫书《陶渊明像传》以独特的卷轴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幅作品从右至左,仿佛一部生动的连环画,又似一场精彩的多幕剧,将陶渊明的一生娓娓道来。 此作品真迹现收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尺寸为高度 35cm、长度 642.9cm(外寸 35.0×663.3cm)。它以陶渊明本人真身为依据,通过多组画面,图文并茂地展现了陶渊明不同阶段的人生历程。在这幅长卷...
赞 (0)阅读(272)
历代书法

赵孟頫《洛神赋》《秋兴赋》“和美浑穆”“风流飘逸”

14
一、赵孟頫其人其书 赵孟頫,作为元代著名书画家,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博学多才,不仅在诗文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书画、音律等领域也同样精通。 在书法方面,赵孟頫自五岁习书,几无间日,对书法的热爱近乎痴迷。他擅长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 “赵体”。赵孟頫的书法是唯美和阴柔美的代表,是书...
赞 (0)阅读(264)
历代书法

怀素草书《四十二章经》名经、名僧、名迹 “三绝” 之作

15
一、怀素与《四十二章经》的历史渊源 唐代大历十三年,42 岁的怀素被佛经中对雁荡山的美妙记述所吸引,踏上了南方之旅。他背着简单的行囊,怀揣着 “秋毫茧纸”,一路历经艰辛。这年秋天,怀素终于抵达雁荡山,投宿于雁荡精舍。精舍主人对他极为敬重,给予了殷勤周到的接待。 怀素尽情领略了雁荡山的奇峰、怪石、巨嶂、飞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他陶醉其中,也为他的书法创作带来了...
赞 (0)阅读(355)
历代书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董其昌书.乾隆题诗并书字.清拓本 “香光法宝”“永镇云栖”

14
一、清拓本的独特魅力 董其昌书乾隆题诗并书字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清拓本,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从书法艺术角度来看,此清拓本展现了董其昌高超的楷书技艺。董其昌作为明代大书法家,以善书称,通禅理。他的书法主张柳公权“心正则笔正”之说,又借佛法阐述书法之“八还说”。 这本楷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字迹工整隽秀,是董其昌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由于董书...
赞 (0)阅读(225)
历代国画

五代 董源-溪岸图绢本221.5×110

11
董源,字叔达,江西进贤人,活动于南唐时期(约937-975年),曾任北苑副使,世称“董北苑”。他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鼻祖,与巨然并称“董巨”,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董源擅长运用披麻皴和点苔法表现江南一带的自然景色,其作品风格平远、温润,富有江南山水的独特韵味。 《溪岸图》以立幅构图的方式,展现了江南溪岸的隐居环境。画面上半部,左右相对的两座山峰巍峨...
赞 (0)阅读(220)
历代国画

唐 李昭道 明皇幸蜀纸本55.9X81

10
《明皇幸蜀图》是传为唐代画家李昭道创作的一幅大青绿设色绢本画,作品现藏于中国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皇幸蜀图》描绘的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期间,被迫逃往四川避难的情景。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756年6月,安禄山攻陷潼关,唐玄宗被迫西逃。这幅画正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 李昭道,字希俊,生卒年不详,是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之子,世称“小李将军”。...
赞 (1)阅读(188)
历代国画

唐 阎立本 职贡图 绢本61.5×191.5台北故宫

12
作者:阎立本,唐代著名画家,生于601年,卒于673年,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他擅长人物、车马、台阁等题材,作品备受当时推崇,被列为“神品”。 创作年代:据考证,此画描绘的是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49年),具体年份可能为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或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记录了南洋的婆利、罗刹、林邑等国前来中国朝贡及进奉各式珍奇物品的...
赞 (0)阅读(168)
历代国画

北宋 郭熙 早春图绢本(台北)158.3X108.1

12
《早春图》是郭熙晚年的代表作,创作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此时郭熙的山水画技艺已臻成熟。该作品不仅展现了郭熙个人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北宋时期山水画的发展水平和审美取向。 《早春图》以全景式构图,描绘了春回大地、乍暖还寒时的深山景象。画面中山峰耸拔,气势雄伟;近处山石层叠,突兀有致;山间泉水淙淙而下,汇入河谷,桥路楼观掩映于山崖丛树间。整幅画面宁谧而富有...
赞 (0)阅读(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