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看文征明如何用毛笔,在君山写下 “叛逆宣言”

免费转存/下载网站全部高清资源
(2.2TB,历代书法、历代国画、古籍善本)
看文征明如何用毛笔,在君山写下 “叛逆宣言”的配图-墨韵书香
  • 作品名称:《行书登君山》,又名《李令君登君山二首》,是文征明为《登君山图》所作的跋文。
  • 创作年代:明嘉靖三十年(1551 年)。
  • 作者: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 “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 “吴门四家”,在文学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 “吴中四才子”。
  • 作品规格:纸本,墨笔,全卷纵 27 厘米,横 229 厘米。
  • 收藏地点:天津艺术博物馆。
看文征明如何用毛笔,在君山写下 “叛逆宣言”的配图-墨韵书香

明嘉靖三十年(1551 年),八十二岁的文征明在晚辈张衮陪同下登上江阴君山,挥毫写下《行书登君山》。与其说这是一幅文人雅集的书法遗墨,不如看作是明代中晚期文人在权力场边缘的精神宣言,字字句句都暗藏着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叩问。​

文征明一生困顿科举,九试不第,却在书画领域登峰造极,这种身份错位使其作品始终带着矛盾与挣扎。君山因春申君衣冠冢得名,诗中 “昔人曾有客三千” 看似怀古,实则暗喻明代文人对权力依附的困境。春申君门客三千的辉煌,恰与文征明所处时代文人被皇权规训形成鲜明对比,他笔下的慨叹,何尝不是对自身 “无用之用” 的自嘲与反抗?​

看文征明如何用毛笔,在君山写下 “叛逆宣言”的配图2-墨韵书香

“万顷胸中云梦泽” 一句,并非简单的胸襟自喻。云梦泽作为古代权力更迭的见证地,在文征明笔下成为对抗现实的精神疆场。当他以行书肆意挥洒时,笔尖流淌的不仅是笔墨,更是一个被科举制度边缘化的文人,试图在艺术世界重构价值体系的呐喊。相较于同时代 “吴门四家” 的风花雪月,文征明的君山题跋显然多了几分刺破时代的锋芒。​

看文征明如何用毛笔,在君山写下 “叛逆宣言”的配图3-墨韵书香

更值得玩味的是他与江阴士人的交往。从祖辈与徐家的馆师情谊,到与李元阳的诗文唱和,这种跨越阶层的社交网络,实则是明代文人构建文化话语权的缩影。文征明通过一次次君山之游,将私人雅集转化为文化事件,以书画为媒介,在官方意识形态之外,开辟出独立的精神空间。这种文化自觉,远比简单的山水题咏更具历史穿透力。​

看文征明如何用毛笔,在君山写下 “叛逆宣言”的配图4-墨韵书香

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这幅《行书登君山》,不应仅被视为书法珍品。它是文征明在生命暮年,用笔墨完成的一次精神突围,更是明代文人在权力与自由夹缝中,寻找自我价值的生动注脚。当我们凝视这些跨越五百年的墨迹时,看到的不仅是书法之美,更是一个时代文人的精神密码。

以上就是看文征明如何用毛笔,在君山写下 “叛逆宣言”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墨韵书香其它相关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看文征明如何用毛笔,在君山写下 “叛逆宣言”

评论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