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历代国画 第10页

元 佚名 四睡图纸本77.8×34.3 东京

12
元代的《四睡图》以其独特的禅意与细腻的笔触,静静地诉说着一段关于人与自然、梦境与觉醒的传奇故事。这幅纸本墨笔作品,尺寸为77.8×34.3厘米,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遗憾的是,关于这幅《四睡图》的作者,历史并未留下确切的记载。元代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画家们既继承了宋代绘画的精髓,又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在这样一个艺术繁荣的时代背景下,...
赞 (0)阅读(254)

元 赵孟頫 自画像 图页 绢本 设色 24×23

13
赵孟頫,生活在元朝初年,那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艺术风格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宋室后裔,他不仅在书画上造诣深厚,更以其独特的艺术理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了连接宋、元两代艺术风格的桥梁。 元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艺术家们开始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与意境的营造,赵孟頫正是这一潮流的引领者之一。 在那个时代,社会风貌崇尚简约与自然,文人雅士们常以笔墨寄情山水,抒发胸中块...
赞 (0)阅读(202)

北宋 李公麟 西岳降灵图卷 (全) 绢本 26.5×582 1104年

14
《西岳降灵图卷》纵26.5厘米,横513.7厘米,纸本墨笔,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长卷以道教中的“西岳大帝”巡游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宏大的构图,生动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繁华景象。 画卷中,斥候、鹰犬、仪仗队、主人公、女眷子嗣、随行车马用具等一一呈现,宛如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辉煌的时代。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
赞 (0)阅读(255)

明 仇英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 绢本 克利夫兰 22×110

12
仇英,吴门画派的杰出代表,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吴门四家”。 仇英虽出身贫寒,却凭借过人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在书画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早年为漆工,后得文徵明等人提携,转而专攻绘画,尤擅人物、山水,画风细腻精致,色彩明丽而不失雅致,深受世人赞誉。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是仇英应明代收藏家昆山周...
赞 (0)阅读(207)

明 仇英 清明上河图 (全卷二版) 绢本 31.3×1045

21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约生于明弘治末年(约1498年),卒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他出身贫寒,早年曾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但自幼酷爱绘画,凭借惊人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明代著名的绘画大师,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 仇英的绘画风格细腻工整,色彩艳丽,尤其在工笔重彩人物和青绿山水方面成就斐然,对后世影响深远。...
赞 (0)阅读(209)

近现代 徐悲鸿 雄鹰 纸本29.5×85.4

11
徐悲鸿(1895-1953),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人,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习画,后赴日本、法国深造,广泛吸收中西绘画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革新,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艺术主张,对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雄鹰》是徐悲鸿绘画生...
赞 (0)阅读(274)

近代 张大千-鱼篮大士像 117.5×58

13
张大千(Chang Dai-Chien),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便展现出对书画艺术的浓厚兴趣与天赋,后师承多位名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20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其艺术成就获得了国际广泛认可,被誉为“东方之笔”。他的一生致力于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尤其在山水画、人物画及泼墨技法上成就斐然。 《鱼篮...
赞 (0)阅读(215)

清 蓝瑛 秋山行旅图轴绢本 186.5×69

14
在清代画坛,蓝瑛以其独特的山水画风被誉为“浙派殿军”,其晚年杰作《秋山行旅图》更是将这一美誉推向了极致。这幅绢本设色画,纵186.5厘米,横69厘米,现藏于天津艺林阁,是蓝瑛艺术生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蓝瑛,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生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卒于清康熙三年(约1664年),一生以绘画为职业,曾漫游南北...
赞 (0)阅读(198)

清 钱维城 狮子林图卷 38.1×187.3 加拿大阿尔伯特博物馆

12
钱维城,初名辛来,字宗磐,号纫庵、茶山,晚号稼轩,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状元及第,官至刑部侍郎,谥文敏。他不仅是一位卓有政绩的官员,更是一位在书画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大师。 钱维城的书法师承苏轼,绘画则初从族祖母陈书学写意折枝花果,后转攻山水,经董邦达指导,终成名家。他的山水画构图井然,意境清幽,笔法细腻,色彩和谐,深受乾隆皇帝喜爱。 苏州狮子林,始建于元代,最...
赞 (0)阅读(213)

南宋 苏汉臣 货郎图 绢本 设色 267.3×181.5 台北

14
苏汉臣,生于公元1094年,卒于1172年,北宋末至南宋初的杰出画家,汴京(今河南开封)人。他的一生跨越了两个朝代,不仅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担任画院待诏,南渡后又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复职,直至孝宗隆兴初年(1163)任承信郎。 苏汉臣师承画院待诏刘宗古,工画道释、人物,尤善婴孩,其画作细腻生动,色彩鲜润,被后世誉为儿童...
赞 (0)阅读(172)

宋 惠崇 溪山春晓图 绢本 24.5×185

14
惠崇(965-1017),福建建阳人,北宋时期著名的僧人、画家与诗人。他不仅是宋初“九僧”之一,在诗坛上以专精五律、多写自然小景著称,其画作更是独树一帜,被誉为“惠崇小景”。 惠崇工画鹅雁鹭鸶,尤擅描绘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境,这种独特的审美风格在当时画坛中别具一格,虽不为时人所重,但后世对其评价极高。 《溪山春晓图》作为一幅宋代绢本设色画,其材质与技法均体现...
赞 (0)阅读(199)

墨竹坡石图:高克恭笔下的烟雨清韵

13
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大都(今北京)房山人,祖上为西域人,后融入汉族文化圈。他的一生跨越了政治与艺术的双重领域,官至刑部尚书,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高克恭善画山水、墨竹,尤以墨竹著称,与赵孟頫齐名,时人誉之为“南赵北高”。他的画作不仅技法精湛,更融入了深厚的文化修养与人生哲理,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墨竹坡石图》是一幅典型的元代...
赞 (0)阅读(282)

唐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绢本101.9X54.7 台北

13
李思训(651年-716年),字建睍(一作建景),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出身于唐朝宗室,是唐太祖李虎的玄孙。他不仅是一位显赫的官员,更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家,尤其擅长山水、楼阁、佛道、花木及走兽等题材,世称“李将军山水”。 李思训的山水画在继承隋代展子虔青绿山水画风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了笔格遒劲、金碧辉映、意境奇伟的独特风格,被誉为“国朝山水第...
赞 (0)阅读(231)

北宋 李成 寒鸦图卷(全卷)绢本27.1X113.2北京故宫

12
李成(919年-约967年),字咸熙,原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后因五代战乱,其家族避乱迁至山东青州,故又称“李营丘”。他出身于唐宗室,祖父李鼎曾任唐朝国子祭酒和苏州刺史,家学渊源深厚。 李成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尤擅山水,与范宽、关仝并称为“北宋三大家”,其山水画作被后世誉为“古今第一”,影响深远。 《寒鸦图卷》是李成的代表作之一,纵27.1cm,横1...
赞 (0)阅读(207)

明 谢时臣 虎阜春晴图纸本162.4×39.2辽博

13
谢时臣,字思忠,号樗仙,生于明成化三年(1487年),卒于万历五年(1567年),是江苏苏州人氏。他工书法,长于隶书,尤擅山水,师承吴镇、沈周,并在此基础上稍作变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谢时臣的作品多构为长卷巨幛,以善画水著称,江河湖海在他的笔下无不精好。他的山水画气势恢宏,笔墨酣畅,设色浅淡,人物点缀极其潇洒,是明代画坛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家。 《虎...
赞 (0)阅读(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