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宋 苏汉臣《百子嬉春图》绢本欣赏

免费转存/下载网站全部高清资源
(2.2TB,历代书法、历代国画、古籍善本)
宋 苏汉臣《百子嬉春图》绢本欣赏的配图-墨韵书香

基本信息
画作形制:册页,纨扇,绢本设色,纵 25 厘米,横 24.5 厘米。
收藏地点:故宫博物院。

作者简介:苏汉臣,开封人,宣和画院待诏,师刘宗古,工画释道人物,尤善婴儿,绍兴年间复官,孝宗隆兴初画佛像称旨,补承信郎。
画面内容:以细腻笔法刻画百名儿童在庭院中嬉戏场景。亭台之下儿童动态十足,有的舞狮追逐,狮子由两个披着狮皮的小孩扮成,张嘴摆尾,旁边孩子观看戏耍;有的斗草争鞠,展现出孩子们的活泼与童趣;有的玩木偶,专注地操作着手中的木偶,仿佛在演绎着一个个小故事;有的上树,攀爬在树上,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一切;有的泛舟,在水中划着小船,享受着水上的乐趣。亭台之上儿童则较收敛成熟,或品评诗画,围在一起欣赏着书画作品,似乎在交流着各自的见解;或对弈下棋,神情专注,沉浸在棋局之中;或抚弄琴弦,弹奏出美妙的音乐;或围坐议事,像是在讨论着什么重要的事情,画面人物杂而不乱,繁而不冗。

描绘宋代民俗活动:画中呈现诸多宋代儿童民俗体育活动,如舞狮,宋代狮子舞盛行,儿童们跳起狮子舞兴高采烈,且此时狮子舞注重武艺,表演常与打斗相结合,有时还口吐烟火,以增强神威武勇气氛;还有蹴鞠、放风筝等,反映当时社会对儿童娱乐和成长的重视,也展现宋代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体现修德育人观念:清代乾隆帝曾为《百子嬉春图》写题画诗 “春苑风和蔼戏场,狰狞头角总圭璋。问他粉本从何得,应在鲁论第五章”,认为画中狮舞、傀儡戏、皮影戏等皆有所喻,答案就在 “鲁论第五章”,即《论语》公冶长篇中孔子称赞宓子贱 “子贱真是个君子啊,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能从哪里学到这君子之德呢”,点明此画实为百子修德之图,以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之旨,每一细节皆有开启心智、人文启蒙的用心所在。
反映春日踏青习俗:从画中孩子们攀枝折花、莲池戏水、傀儡游戏、放飞纸鸢等画面,可看到宋人在上巳、清明之际踏春嬉戏的场景。当时民间流传有踏青祭扫、祓除畔浴、曲水流觞、断鸢祛晦等习俗,其中断鸢祛晦是在清明前夕用竹签与纸扎制纸鸢,并在纸面写上自己所遭遇的疾病、困厄与灾祸,待清明之时,放飞纸鸢升至高空后,剪断牵线,任其随风飘走,古人认为这样可把病气、晦气被纸鸢带走,不过传统中医则认为 “今之纸鸢,引丝而上,令儿张口望视,以泄内热” 有利于身心健康。

宋 苏汉臣《百子嬉春图》绢本欣赏的配图7-墨韵书香

以上就是宋 苏汉臣《百子嬉春图》绢本欣赏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墨韵书香其它相关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宋 苏汉臣《百子嬉春图》绢本欣赏

评论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