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基本信息:《莲舟新月图》卷,传为南宋赵伯驹所作,绢本,纵 24.2 厘米,横 591 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画家简介:赵伯驹约 1120 年 — 约 1182 年,字千里,汴京人,宋朝宗室,宋太祖七世孙。宋室南渡后流寓钱塘,以画扇为宋高宗赵构赏识并予召见,曾官至浙东兵马钤辖。他以山水画见长,尤其擅长 “金碧山水”,树立了南宋画院的新画风。

画面内容:描绘了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爱莲的故事。画面中一位儒士于莲池之中泛舟赏月,水中月色迷人,和风清扬,岸上杨柳依依,芷兰芬芳。人物精神清润,面貌安详。竹棚小舟刻画精细,比例稳妥。莲花描绘准确、晕染精到。柳树旁有两棵对称式的野花,坡石上的点苔富有装饰趣味。

艺术特色:整体画面以色彩渲染,着色清丽。构图上可能将人物、莲池、水岸、浮云等元素巧妙安排,烘托出安适宁静而又恬淡自然的气氛。笔法或许秀丽精致,对空间与距离把握精确,透视比例合乎画理,体现出赵伯驹一贯的绘画风格特点。

《莲舟新月图》的创作源于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爱莲的故事。周敦颐一生痴爱莲花,他写下的《爱莲说》千古传诵。文中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等句,赞美了莲花高洁的品质,也表达了他对君子品格的追求。赵伯驹以此为灵感创作了《莲舟新月图》,通过画面来展现周敦颐爱莲的情境。

在这幅画中,儒士(象征周敦颐)在莲池上泛舟,在新月的清辉下,享受着莲花的清幽和自然的宁静。这不仅是对周敦颐爱莲这一行为的艺术再现,更蕴含了文人对高洁品质和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画家以细腻的笔触,将莲花的 “和谐高洁”、人物的悠然自得以及周围环境的宁静美好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充满文人意趣的氛围,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对周敦颐所代表的君子品格的推崇,以及他们渴望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追求精神超脱的内心世界。



以上就是南宋 赵伯驹《莲舟新月图》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墨韵书香其它相关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南宋 赵伯驹《莲舟新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