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品名称:《二羊图》
- 创作年代:元代
- 作者: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南宋末年至元朝初期的杰出书法家、画家和诗人,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
- 尺寸:纵 25.2 厘米,横 48.4 厘米
- 材质与形式:纸本水墨,长卷

- 画面内容:以水墨技法绘制了一只低头吃草的山羊和一只昂首眺望的绵羊。山羊在右侧,身躯朝右,头部向左,张口睁目,尾巴上翘,背部线条自然弯曲,羊毛轻软直长;绵羊在左侧,身軀朝左,头部右转,身上覆着卷毛,四腿瘦小,其中三腿直立,一腿微弯。
- 收藏地点: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 题款印章:赵孟頫在画幅左侧自题:“余尝画马,未尝画羊。因仲信求画,余故戏为写生,虽不能逼近古人,颇于气韵有得。子昂。” 并盖有 “赵氏子昂”“松雪斋” 印章。清朝乾隆皇帝在画心上方题诗,并加盖 “古稀天子”“犹日孜孜” 印章。

- 创作缘由:据画上题跋可知,赵孟頫本不擅长画羊,但好友仲信的求画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以游戏的心态戏为写生,创作出了这幅气韵生动的佳作,体现了艺术与友情的奇妙结合。
- 寓意象征:有观点认为,此画中的绵羊和山羊分别隐喻着苏武和李陵。联系赵孟頫曾画过《苏李谊别图》,以及收藏过署名周文矩的《苏李别意图》,傲气的绵羊似代表苏武,神色屈辱的山羊则隐喻李陵,而空白的背景也似乎暗示雪地和沙漠的荒芜,从中可窥见赵孟頫这位仕元宋宗室的矛盾复杂内心。

- 乾隆题诗:清朝时期,《二羊图》进入宫廷,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爱。乾隆皇帝于 1784 年在画心上方题诗,不仅表达了对赵孟頫画技的赞赏,更赋予了这幅画更深的文化内涵,皇家的赞誉也为《二羊图》增添了更多的历史价值与艺术魅力。
- 传承收藏:《二羊图》自赵孟頫创作完成后,成为了文人墨客争相收藏的珍品,历经明清两代诸多收藏家之手,如项元汴、宋荦等,鉴藏印记有 “项氏子京”“项墨林鉴赏章”“寄敖”“宋荦审定” 等。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动荡,画作流往海外,最终被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收藏。

- 技法创新:赵孟頫在《二羊图》中运用传统中国画技法,通过不同的笔触和墨色变化,细致地刻画了羊的头部、耳朵、眼睛、犄角和四肢等部位,将山羊和绵羊的体表特征、神态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对羊毛质地的表现,山羊毛长而浓密,绵羊毛则短而稀疏,展现出高超的绘画技艺。
- 构图借鉴与突破:构图上,此画受到唐代韩滉《五牛图》的影响,采用极简的背景,突出主体,巧妙吸取了唐画的精致之处,又结合元代的审美风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使《二羊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以上就是一只羊是苏武,一只羊是李陵?赵孟頫《二羊图》中的千年隐喻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墨韵书香其它相关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一只羊是苏武,一只羊是李陵?赵孟頫《二羊图》中的千年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