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画作名称:《寒山拾得图》,属于《禅机图断简》系列之一。
- 作者:因陀罗,元代末年的僧侣画家,生卒年不详。据推测可能是作过元代汴梁(开封)上方佑国大光教禅寺的住持,法名为壬梵因。
- 尺寸:纸本墨画,纵 35.2cm,横 49.7cm。
- 收藏地: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 画面内容:描绘了寒山、拾得两位仙人席地坐于一株古树下,背依石丘,相对而坐。画中的寒山拾得蓬头光脚笑颜,一人双手相握,一人俟身向前。
- 艺术风格:因袭了将人物脸部画得细致、衣衫以粗略笔致来表现的水墨人物画传统,具有因陀罗个人独有的简略作风,画风简约,拙朴木讷,又不失活泼、诙谐。
- 题赞:在画面最左边,题有楚石梵琦写的赞:“寒山拾得两头陀,或赋新诗或唱歌。试问丰干何处去,无言无语笑呵呵”。

天台山的晨雾像被揉碎的月光,缠绕在国清寺的飞檐上。丰干禅师背着竹篓往深山走去,草鞋踏碎满地霜花时,忽闻一阵清越的歌声。循声拨开荆棘,只见溪边坐着个蓬头青年,正用木炭在青石上画着古怪的符号,嘴里哼着谁也听不懂的调子。
“小友,可愿随我回寺?” 丰干禅师的声音惊飞了枝头寒鸦。青年转过头,眼睛亮得像藏着两汪清泉,忽然咧嘴笑了,露出缺了半颗的门牙:“寺里有比石头更好的画纸吗?” 就这样,寒山跟着禅师进了国清寺,每日在廊柱墙壁上涂写偈语,有时写着写着便抱着树干傻笑。

三个月后的雨夜,厨房传来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丰干禅师举着油灯查看,发现个精瘦少年正踮脚偷吃斋饭。少年见人来,竟把沾满饭粒的手往禅师袈裟上抹:“老和尚,你这衣裳比我讨饭的破碗还干净!” 这便是拾得。自此,寺里多了两个怪僧,一个疯疯癫癫画偈语,一个大大咧咧管斋堂,却都能在丰干禅师敲磬时,瞬间安静如古佛。

春去秋来,枫叶红透整座山时,丰干禅师在蒲团上安然圆寂。消息传开那日,山脚下的老秀才匆匆赶来,揪住正在扫落叶的寒山问:“丰干禅师究竟去了何处?” 寒山停住扫帚,抬头望向藏经阁的飞檐,突然 “咯咯” 笑起来。拾得不知从哪冒出来,手里攥着半块冷馒头,两人对视一眼,笑声惊起满院白鸽。

老秀才气得跺脚,却见拾得突然将馒头掰成两半,一半抛向天空,一半塞进寒山嘴里。白鸽俯冲而下争抢食物,馒头碎屑落在青石板上,竟拼成几行歪斜的字迹:“我问你西东,你问我南北。相逢无一言,笑破千江水。” 老秀才望着远去的两个身影,突然觉得山风里飘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禅意。

百年后,画师因陀罗望着泛黄的绢布,耳边似又响起那穿透时空的笑声。笔尖蘸满浓墨,他将寒山拾得的笑靥定格在画中 —— 两人相对而立,眼角眉梢尽是癫狂,可细看那流转的目光,却又沉静得像深潭映月。画卷完成时,窗外忽降细雨,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敲出空灵的声响,恰似当年寒山拾得的笑声,穿越岁月,诉说着禅法的真谛:有些道理,无需言语,只需会心一笑,便能心意相通。

“我问你西东,你问我南北。相逢无一言,笑破千江水” 这几句偈语充满禅意,以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暗含禅宗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的理念。
以上就是一幅画,两个怪和尚的笑,藏着啥门道?《寒山拾得图》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墨韵书香其它相关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并添加链接:墨韵书香 » 一幅画,两个怪和尚的笑,藏着啥门道?《寒山拾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