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大唐三藏圣教序》拓本,简称《圣教序》,是中国书法史上里程碑式的集字碑刻,兼具宗教、历史与艺术三重价值。 历史背景 唐太宗与玄奘的精神纽带
此碑为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二年(648 年)为玄奘法师译经所作的序文,太子李治(唐高宗)作记,附玄奘译《心经》,全文 1900 余字,表彰玄奘西行取经的功绩。唐太宗以帝王之尊为僧人撰序,体现了唐代 ...
5作品名称:《行书登君山》,又名《李令君登君山二首》,是文征明为《登君山图》所作的跋文。 创作年代:明嘉靖三十年(1551 年)。 作者: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 “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
5创作者: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他在书法领域造诣深厚,与邢侗、张瑞图、米万钟并称 “晚明四家”,其书法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品形式:诗札通常是董其昌书写的诗词作品,以书信、手札等形式呈现。行楷是其常见的书写字体,兼具行书的流畅与楷书的规整,笔画圆润秀逸,结构疏密得当,体现出一种高雅的艺术气质。
...
19书法五体,草书最难? 在书法的奇妙世界里。篆书,是古老岁月的回响,线条婉转,带着神秘的气息,好似在诉说着商周时代的故事;隶书,规整而大气,笔画间的 “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尽显庄重古朴,仿佛将大汉的雄浑气魄凝于笔端;楷书,横平竖直,方正端庄,有着严谨的法度,是书法初学者的入门首选,它就像一位正襟危坐的君子,一丝不苟;行书,灵动流畅,既有楷书的规矩,又有草...
8作品名称:《牛口庄题名卷》,又名《明瓒诗后题卷》《青衣江题名卷》。创作时间:北宋元符三年(1100 年)。 作者:黄庭坚,“宋四家” 之一,其行楷书取法颜真卿、柳公权,受苏轼影响,还自创 “荡桨笔法”。尺寸及形制:由三纸连接而成,纵 24.7 厘米,横分别为 184.9 厘米、251.4 厘米、384 厘米,加上题跋总长度达到 784 厘米,全卷横 1003...
11文物等级:部分版本如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所藏的明文徵明行书《赤壁赋》册为国家一级文物。 作品形制:有册页和长卷等形式。如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为长卷,尺寸为 28.7×464.9 厘米;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所藏为册页,纵 32.2 厘米,横 28.6 厘米 ×8。 创作时间:文征明一生多次书写《赤壁赋》,如嘉靖十一年(1532 年)10 月、嘉靖丙辰(1556 年...
17在一个阳光正好的周末,我踏入了位于西安市鄠邑区祖庵镇的重阳宫,这座享有 “天下祖庭”“全真圣地” 之尊称的道教全真派祖庭,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和信徒前来探寻。 一进入重阳宫,清幽的氛围便扑面而来,古木参天,香烟袅袅,仿佛尘世的喧嚣都被隔绝在外。我漫步在宫观内,欣赏着古老的建筑和精美的雕塑,感受着道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走着走着,一座高...
16在北宋那个文人辈出、艺术昌盛的时代,米芾绝对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被世人称作 “米癫”,其行为举止常常令人大跌眼镜,却又充满了率真与可爱。 米芾对石头的痴迷堪称一绝,“米芾拜石” 的典故广为流传。他在安徽无为做官时,听闻濡须河边有一块奇形怪石,形态玲珑且古拙丑怪,与周围岩石截然不同。米芾听闻后大喜,急忙前去观赏。一见到石头,他就被深深吸引,竟换上官服,庄重地焚...
7《游目帖》是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蜀地山水风光的向往。王羲之在信中写道:“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周抚曾写信向王羲之描述蜀地的山川奇景,王羲之读后深感扬雄的《蜀都赋》和左思的《三都赋》未能详尽描绘蜀地的美景,因而心生游历之念。王羲之在信中进一...
13颜真卿,唐代杰出的书法家,以其雄浑刚健的书法风格而闻名于世。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颜真卿在书法艺术上成就斐然,他的楷书端庄雄伟,气势磅礴,开创了“颜体”的新风范。《王琳墓志铭》便是他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颜真卿历经仕途起伏,在书法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创作此墓志铭时,他的书法技艺已炉火纯青,且融入了自身的人...
12在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的《兰亭序》常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然而他晚年所作的小楷《孝女曹娥碑》却如一颗被时光掩映的明珠,以古朴天真的笔意与深邃的人文内涵,在千年后依然熠熠生辉。这幅作品不仅承载着一段感人至深的孝女故事,更凝聚了书圣晚年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堪称“正书第一”。 孝女曹娥:碑文背后的血泪传奇 《曹娥碑》的诞生,源于东汉少女曹娥投江寻父的悲壮故事。曹...
6虞世南,生于初唐时期。其出身不凡,出身于陈朝皇室后裔家族,自幼便在深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下成长。陈朝灭亡后,虞世南随兄长虞世基入隋朝,自此踏上了他的仕途之路。在隋朝,虞世南以其才华和学识逐渐崭露头角,担任了秘书郎、起居舍人等重要的秘书工作职务。他与隋炀帝杨广有过交往,但对其荒淫无度心存不满,这种正直的品性在他后来的政治生涯中始终坚守。 隋末天下大乱,虞世南归附于...
10黄庭坚书法大家北宋黄庭坚生于1045年,卒于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年自称涪翁,为洪州分宁人。此文学发展兴盛的、才俊林立的时期,黄庭坚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与独特的魅力。黄庭坚自幼便展现出极为出众的文学才华,五岁时便可流畅背诵五经;至七岁已能作诗。他生长于学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里,祖父黄湜是进士出身,父亲黄庶亦极为推崇文学,还编撰了两卷《伐檀集》,其母同样...
17东晋一个政权南渡、偏安江左的时代,虽在政治上风雨飘摇,却在文化领域绽放出别样的华彩。彼时北方的硝烟未能驱散南方的文雅之风,反而促使大批文人雅士汇聚江南,玄学清谈盛行,文人雅士们挣脱传统礼教的部分束缚,追求个性的自由舒展,为艺术创作营造了宽松、浪漫的氛围。 王羲之字逸少出身魏晋名门琅琊王氏,家族在政治、文化领域皆举足轻重。生于斯长于斯的王羲之,自小便深受家学的...
20他所创的“柳体”以其独树一帜的骨骼开张、平稳匀称,成为后世临摹研习楷书的经典范式,备受推崇。提到柳公权,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便是《玄秘塔碑》了。此石碑名声的显赫,在世间得以广泛的传播。不过在书法行家与资深藏家的心中,却另有一帖堪称瑰宝——《神策军碑》宋拓帖。 一历史风云中的《神策军碑》诞生记时间回到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那时候的大唐王朝,从表面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