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在明末清初的江南烟雨中,一位画坛奇才以一支画笔,将文人的隐逸理想与职业画家的精湛技艺融于纸上。他,便是蓝瑛。而他的代表作《秋山渔隐图》,不仅是一幅山水画,更是一卷“隐士江湖”的传奇密码。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这幅画中的秋山秋水,揭开蓝瑛笔下那些被时光掩藏的江湖故事。 蓝瑛:从“浙派”争议到“武林派”开山鼻祖 蓝瑛(1585-1664),字田叔,号蝶叟,晚...
5创作者: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他在书法领域造诣深厚,与邢侗、张瑞图、米万钟并称 “晚明四家”,其书法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品形式:诗札通常是董其昌书写的诗词作品,以书信、手札等形式呈现。行楷是其常见的书写字体,兼具行书的流畅与楷书的规整,笔画圆润秀逸,结构疏密得当,体现出一种高雅的艺术气质。
...
9《鹤林玉露》是宋代罗大经创作的一部文言轶事小说,分为甲、乙、丙三编,共18卷。该书半数以上内容评述前代及宋代诗文,记述宋代文人轶事,具有较高的文学史料价值。 主要内容《鹤林玉露》的内容涵盖了经史考证、时事记述以及文人轶事等多个方面。书中既有对前代及宋代诗文的评述,也有对宋代文人交往和事件的记录。例如,乙卷四的《诗祸》一则记录了宋理宗宝庆、绍定间的江湖诗案...
11文物等级:部分版本如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所藏的明文徵明行书《赤壁赋》册为国家一级文物。 作品形制:有册页和长卷等形式。如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为长卷,尺寸为 28.7×464.9 厘米;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所藏为册页,纵 32.2 厘米,横 28.6 厘米 ×8。 创作时间:文征明一生多次书写《赤壁赋》,如嘉靖十一年(1532 年)10 月、嘉靖丙辰(1556 年...
12展开《盆菊幽赏图卷》,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其独特的 “一水两岸式” 构图 ,这种构图方式虽常见于传统山水画中,可沈周却巧妙地赋予了它新的生机。画卷的右边,是临水的坡岸,几株松树与垂柳扎根于此。松树粗壮的枝干彰显着力量,繁茂的枝叶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垂柳则如温婉的女子,细长的枝条随风轻舞,给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在这绿树的掩映之下,一座草亭静静伫立。草亭四周以...
17《西厢记》的故事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在那个故事里,贫寒书生张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 ,虽然故事充满了悲剧色彩,却为后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到了金代,董解元将其改编成《西厢记诸宫调》,这个版本在情节上有了很大丰富,比如增加了张生找来好友白马将军解围等情节,使得故事更加曲折。不过,此时的故事在形式上还比较单调,人物形象和情感也...
15在明代书法之林中,文徵明的行楷独具一格,字体端庄秀丽中不失灵动之气,笔画间仿佛流淌着文人雅士的才情与气质。其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极高,每一幅皆是匠心独运,无论是行云流水的草书,还是端庄稳重的楷书,皆展现出非凡的韵味与神采。 文徵明的书法作品流传甚广,备受世人推崇。他的诸多书作,或于纸间展现山川之壮丽,或于笔墨中蕴含人生之哲理,成为后世书法学习者的典范。如此卓越...
15古籍里的大汉风云跟大家讲讲一部明朝的古籍——《汉诏疏》,它的编者是陈衎。这部明朝印的《汉诏疏》可是研究汉朝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们既记录了历史的变化,又给后人提供了特别宝贵的资料。《汉诏疏》作为其中比较突出的一部,靠着它独特的内容把很多学者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成了了解那个辉煌时代的重要途径。 陈衎名磐生是明末福建非常著名的诗人及藏书家。他虽屡次考试都未考中,但在...
19一文征明与《滕王阁序》的邂逅明代的文征明诗书文画各个方面都很精通,大家都叫他“四绝之才”。身为“吴门四家”中的一员,他的书法水平那是相当深厚,尤其以小楷和行书出名。笔力很稳,在老练辛辣之中能看出他的功力;运笔很流畅,既自然又有着独特的韵味;风格清新秀丽,在雅致当中蕴含着那种韵味;笔墨既苍劲又润泽,在刚健妩媚之间充分展现出他的风采,被后世之人所尊崇。 王勃的《...
19印谱传奇:从万历年间走来古籍那浩瀚星海中,印谱为一种极为独特的形式,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万历年间,社会经济那叫一个极为繁荣,文化艺术也在快速地发展着。那时的人们开始对秦汉时期的印章进行收集、欣赏还会模仿着去刻制它们。接着呢把这些印章整理编辑成一本册子,就形成了印谱,这种风尚慢慢就流行开了。 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下,程远这位来自江苏无锡、痴迷于印学且擅长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