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画作名称:《番王礼佛图》,又名《蛮王礼佛图》。 创作年代:宋代。 作者:赵光辅,活动于 960 至 975 年左右,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宋太祖朝为图画院学生。 尺寸:纵 28.6 厘米,横 103.5 厘米。 材质与形式:卷绢本,设色。 收藏地点:现藏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 画作内容:此图画中国周边少数民族酋长、番王朝拜佛祖的形象。佛祖高坐莲...
7天台山的晨雾像被揉碎的月光,缠绕在国清寺的飞檐上。丰干禅师背着竹篓往深山走去,草鞋踏碎满地霜花时,忽闻一阵清越的歌声。循声拨开荆棘,只见溪边坐着个蓬头青年,正用木炭在青石上画着古怪的符号,嘴里哼着谁也听不懂的调子。 “小友,可愿随我回寺?” 丰干禅师的声音惊飞了枝头寒鸦。青年转过头,眼睛亮得像藏着两汪清泉,忽然咧嘴笑了,露出缺了半颗的门牙:“寺里有比石头更...
7作品名称:《竹石图》 作者:谢庭芝,字仲和,号雪村,江苏昆山人,生卒年不详,元代画家,工诗善书画,尤其擅墨竹。 创作年代:至元五年(公元 1339 年)。 规格:立轴,绢本,水墨,纵 173.2 厘米,横 105.1 厘米。 收藏地点: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面内容:图绘坡草湖石,右下角有一块巨大湖石,上端分开,右边湖石顶部呈尖角,左侧湖石上端较为平缓...
2所谓「指画开山祖师」高其佩的《猛虎图轴》(纵141cm,横85cm,旅顺博物馆藏),不过是一场用指尖与世俗认知博弈的视觉游戏。这位自号「且园」的清代官员画家,以指代笔勾勒出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百兽之王——画面中那只毛色斑驳的东北虎,体态臃懒如圈养肥豕,四肢松垮垂地,连瞳孔里的凶光都被赭石色晕染得模糊不清。它蜷伏于嶙峋怪石与荒草之间,与其说是「猛虎」,不如说是被...
2画作内容:描绘了海棠盛开时节,一对锦鸡栖息于水坡岸旁的湖石之上的场景。雄锦鸡头顶金冠,颈为橙黄色,背部金绿,腹部朱红,长尾淡褐;雌锦鸡毛色淡雅,与雄锦鸡相互映衬。两者悠然自得地漫步于繁花似锦、奇石林立的景致中,传递着春天的气息和吉祥的氛围。 - 艺术特色:设色浓艳鲜丽,充分体现郎世宁的绘画特色。锦鸡花卉得写实之真,而湖石坡草又表现中国画的笔墨趣味。
6作品名称:《二羊图》 创作年代:元代 作者: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南宋末年至元朝初期的杰出书法家、画家和诗人,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 尺寸:纵 25.2 厘米,横 48.4 厘米 材质与形式:纸本水墨,长卷
6作者: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创作时间:正德元年(公元 1506 年),时唐寅三十七岁。 尺寸材质:绢本淡设色,纵 77.7 厘米,横 37.5 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画面内容:描绘了峻险的山崖、盘曲的栈道、急湍的溪流、危立的小桥以及葱郁的林木。画面中一位旅人骑驴前行,似在...
7在明末清初的江南烟雨中,一位画坛奇才以一支画笔,将文人的隐逸理想与职业画家的精湛技艺融于纸上。他,便是蓝瑛。而他的代表作《秋山渔隐图》,不仅是一幅山水画,更是一卷“隐士江湖”的传奇密码。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这幅画中的秋山秋水,揭开蓝瑛笔下那些被时光掩藏的江湖故事。 蓝瑛:从“浙派”争议到“武林派”开山鼻祖 蓝瑛(1585-1664),字田叔,号蝶叟,晚...
7一、帝王与画师的双面人生 宋徽宗赵佶,一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自诩“天下一人”,以瘦金体题跋、生漆点睛的绝技,将北宋宫廷美学推向巅峰。然而,这位“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的皇帝,却在《桃鸠图》中埋藏了怎样的隐秘? 《桃鸠图》创作于赵佶26岁(约1108年),正值他继位初年,意气风发。画中仅一枝桃花、一只鸠鸟,却暗含“桃鸠”谐音“逃咎”的隐喻。彼时北宋内忧外患...
3作品名称:《万壑松风图》 创作者:李唐,字晞古,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北宋末南宋初画家,是两宋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画家。 创作年代:北宋宣和六年(1124 年)。 作品材质:绢本水墨淡设色。 作品尺寸:纵 188.7 厘米、横 139.8 厘米。 作品构图:全景式构图,画面主峰劲峭壮丽,布置于画幅中央,左右伴随着高低错落的云峰,山腰间烟云缭绕;...
2作品名称:《嵩献英芝图》 作者:郎世宁,意大利米兰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1715 年抵达中国,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 创作时间:雍正二年(1724 年)十月。 材质与尺寸:绢本,设色,纵 242.3 厘米,横 157.1 厘米。 收藏地点: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面内容:正中是一只兀立于石上的白鹰,右边是一棵弯曲盘绕...
2作者:赵佶,即宋徽宗,他不仅是北宋的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在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 创作年代:创作于北宋时期。 画作规格:绢本,设色,纵 82.8 厘米,横 52.8 厘米。 画面内容:画面中,腊梅枝干横斜,花朵绽放,枝头栖息着两只白头翁,一只低头梳理羽毛,另一只则昂首望向远方。腊梅的枝干以劲挺的线条勾勒,花朵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色彩淡雅...
2作者:曹知白,字又玄,一字贞素,号云西,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工诗文,善画山水。 创作时间:泰定乙丑年(1325 年),曹氏时年 54 岁,为其中年之作。 画作规格:绢本,水墨,纵 27.3 厘米,横 26.2 厘米。 画面内容:绘坡石寒林,枯林一行于坡石之间,树干劲挺,疏落有致,枯枝苍劲挺拔,上仰似鹿角,下抑如蟹爪,坡石杂树穿插错落,一派荒寒萧瑟之...
14基本信息画作形制:册页,纨扇,绢本设色,纵 25 厘米,横 24.5 厘米。收藏地点:故宫博物院。 作者简介:苏汉臣,开封人,宣和画院待诏,师刘宗古,工画释道人物,尤善婴儿,绍兴年间复官,孝宗隆兴初画佛像称旨,补承信郎。画面内容:以细腻笔法刻画百名儿童在庭院中嬉戏场景。亭台之下儿童动态十足,有的舞狮追逐,狮子由两个披着狮皮的小孩扮成,张嘴摆尾,旁边孩子观看戏...
7创作时间: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 年)材质与尺寸:绢本设色,纵 23.7 厘米,横 24.6 厘米作者:李迪,南宋宫廷画家,活跃于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工花鸟走兽,画风严谨写实。收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款识与鉴藏印:款识 “庆元丁巳岁李迪画”,钤宋代 “张则印”,明代项元汴 “墨林秘玩” 等印,裱边有清乾隆 “太上皇帝之宝”“八征耄念之宝” 玺印。 ...